最近,公众号更新明显少了很多。
因为,目前我在做一件我认为更为重要的事情--纠正我的发音。
之前我写过几篇关于英语启蒙的文章,我家女儿西西三岁半可以无障碍与人英语交流,文章发出去后很多家长表示赞同,也很佩服我对孩子启蒙的方法和过程,为此,我还沾沾自喜。
后来,西西幼儿园老师给了我当头一棒,他说西西现在发音有些问题,应该是被我影响的,如果想要孩子讲一口优美纯正的美音,目前要么让我放弃和孩子交流,要么让我重新纠正自己的发音。我选择了后者,所以我现在的时间除了带老二,就是纠正自己的发音,让自己的英语听起来字正腔圆一些,每一个音都发到位,该饱满的饱满,该儿化音的儿化音。
说实话,自己从小学六年级开始学英语时,老师注重的就是考试能考多少分的问题,从来没有纠正过我们的任何一个发音。每次考试结束,我们总盼着快点出分数,因为那是我们炫耀的资本,从学英语那一年起,我的英语成绩都是最好的,除了分数,分数,分数,没人注意我们的发音。
2003年我的一个朋友建议我如果想提高英语就去听美国时时新闻,于是我就开始了听VOA,BBC的历史。听了大概一年,耳朵已经非常好使了,但是那时对发音依然没有那么重视,自己想反正发音就那样了,和别人交流,别人能听懂就OK了,管它音正不正呢。不过,每次看英文原版电影或是听外国朋友说英语时,感觉他们的语音语调听起来让人感觉非常舒服,反而每次听到自己的同胞操着很熟悉的口语,也让我感觉怎么那么生硬呢。不过反过来想想,这其实就和咱们听外国朋友说中文一样,即使说得很流利了,可有的音还是比较奇怪。
咱们八零后这一批孩子的英语口语完全就和当时老师的水平有很大关系,所以语音语调比较奇怪也无可厚非。九十年代,那时的我们能买一个200块钱的复读机就已经很不错了,除了听老师说英语,几乎找不到其他资源可以听英语,尤其是对于农村的娃们来说,能听到原版的美音或英音,那简直就是太奢侈的事情了。所以,我们的英语说成了那样,有情可原!(但是,意识到却不改,那就....)
但是,现在对于一零后的孩子来说,网络资源铺天盖地,想听原版的资料随便一搜就是一大把。如果孩子们的英语还和咱们这一代人一样,那就太浪费资源,最重要的是太浪费孩子的青春和时间了。
之前我朋友圈里也有很多朋友强调孩子能张开嘴说比发音纯正更重要,张嘴和发音为什么就不能一起兼顾呢?我们的发音不好,大部分是因为资源的匮乏和老师的教学能力有关系,目前,孩子们在资源极其丰富的环境下,完全可以说一口很标准的英语,不要用我们八零后发音极其烂还能和国际友人来正常交流套在一零后孩子们的身上,为什么一零后的孩子不能说一口标准的美音还能与国际友人正常交流呢?很多时候在好的环境下,鱼和熊掌是可以兼得的。
为什么我那么在乎孩子的发音呢?
举一个不是很恰当的例子,同样是西装革履同样是知识渊博同样是人品很好的两个朋友,一个以一口标准的发音与朋友交流,另一个却说着极其不标准的英语也与朋友畅谈,大家会对谁有更好的第一印象呢?我们日常交流不要求有播音员的标准,但是与来自不同地方的朋友交流时,还是普通话最受欢迎吧。
一个人的言谈举止彰显了一个人的修养,言,为什么要放在第一位呢?不与人交流,如何让人更深入的了解你呢?想让人更深入的与你交流,语言是第一个敲门砖。
目前我的孩子正处在学习英语的黄金时间,如果我的孩子有一线希望,可以说一口很优美的英语,我,为什么要让自己成为孩子的绊脚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