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之前《奇葩说》有过一个辩题,大致意思是:高学历女生在家做全职主妇,是不是一种浪费?当时记的很深,是因为我一直梦想着我能当一名家庭主妇,我老公一个人赚钱就能养活我们,然后我就在家相夫教子,感觉日子会过的很爽。哪怕现在,我也没有放弃这个梦想,但是现实的经济压力让我根本无法实现。
而前两天,跟一个朋友的谈话,我深深地意识到,内心深处的另一个原因才是更真实的。她比我大几岁,自从研究生毕业后,就当了一名家庭主妇,没有出去工作过。当然她家的物质条件很好,不用她操心。在日常生活中,她觉得自己是一个追求平等的人,思想先进,育儿有方,她也尽量把自己的家庭经营的幸福美满。
尽管这样,当她说到自己研究生毕业后没有赚过一分钱,也没有还爸爸因为她上学而借的钱时,她哭了。她觉得自己很没用,她是她们村上为数不多的研究生,在那时,爸爸因为她脸上特别有光。而她在毕业后,却没有去工作,而是选择了当家庭主妇,这又让爸爸很没面子。她很愧疚,没有能够赚钱孝敬父母,觉得对不起研究生这个头衔,更对不起爸爸借钱供她上学。
说到这,我特别能体会她的这份愧疚。虽然我有工作,但是我赚的钱不多,而且也不像我的几个表妹,是体制内的。我爸经常会说,读个研究生有什么用呢?别的大学生都很能赚钱,你怎么工资那么少?我知道,我爸期待我能赚大钱,一是可以给他钱孝敬他,二是让他脸上有面子。所以,哪怕没有现实的经济压力,我想我也没有勇气安心自在地当一名家庭主妇。
我不禁想到,赚钱是衡量一个人价值的唯一标准吗?就像成绩是衡量一个学生价值的唯一标准吗?我知道,大家的回答肯定是:不是。然而,事实是这样的吗?
我认识的几个家庭主妇的朋友,她们的物质条件都很好,然而却觉得自己没有价值。尤其是高学历的女生,更是觉得自己愧对了父母多年的教导。我在想,如果她们不能理直气壮地认为自己和赚钱的老公是平等的,如果高学历女生当家庭主妇需要巨大的勇气,甚至被认为是一种浪费——这“浪费”俩字里头本身就包含了对家庭主妇的鄙视,那么我们对家庭角色就是有歧视的。家庭主妇就会被社会“逼着”去赚钱,联想到去年闹的沸沸扬扬的某明星夫妻传销案,就知道为什么他们能成功洗脑家庭主妇了。
从道理层面来讲,我想每个人都会认可家庭主妇的重要地位。她们承担了几乎所有的家务活,还要照顾一家老小,包揽家里各种对内对外的事情,就像我的朋友说的,她每天忙的连看手机的时间都没有。试想,哪一份工作会让你每天都这么忙?即使这样,她还是觉得自己没有价值,甚至不好意思拿老公赚的钱去孝顺爸爸。我们真该反思我们到底是如何看待平等的?
我又进一步联想到,为什么现在二胎、三胎催不出来?当然经济压力是一个非常大的因素,而女生不能理直气壮地当家庭主妇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她们被社会逼着去赚钱,又被传统观念逼着去照顾家庭,怎么承受得了呢?
不敢奢望每个人都可以安然地做自己。只是希望,每个人的努力都能被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