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马非凡马

电影《战马》剧照/图据网络

虽然前文说过我不敢骑马,但我心中偏又对马这种生灵总有种深切的喜爱。尤其是它那一双大而透澈的眼睛,似能看进你的心、读懂你的所思所想。

它们个个神骏非凡,四肢强劲有力,尤善奔驰。它们有的温顺可爱,有的桀骜不驯,或静或动,无不透出生命的力量之美。

据说马的感觉器官发达,眼大位高,视野开阔,记忆力和判断力都很强大,方向感也极准确,实居六畜之首。马的聪慧与通人性,使得它自古以来就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这世间不只有我喜爱马,古往今来,比我更爱马的人简直多了去了。他们有的不但心里爱着马,还透过文字各种赞美马。

这其中最令我心动的当属金庸大侠在《书剑恩仇录》中描绘的白马:

刚闻蹄声,马已近身,骆冰忙拉马向左一让,眼前如风卷雪团,一匹白马飞掠而过。这马迅捷无伦,马上乘者是何模样全没看清。

见那马奔跑时犹如足不践土,一形十影,当真是追风逐电,超光越禽,顷刻间白马与乘者已缩成一团灰影,转眼已无影无踪。

此马甫一出场,就惊艳绝伦,瞬间秒杀一干凡马。“风卷雪团”、“飞掠而过”、“一形十影”、“追风逐电”、“超光越禽”这二十字的简单描述,已令这白马的迅捷身形栩栩如生,宛在眼前。


图据网络

在日新月异、交通便捷的现代社会,除了偏远少数民族部分地区的生活还多少与马有点关联外,更多的人们则是在城市的动物园或者赛马场见过马儿了。

而在古代,人与马的关系甚为亲密。除了普通农户将马用于日常耕作货运,更有善骑之沙场将士在马背上南征北战、侠士也多以一骑走南闯北行走江湖。就连诸多文人墨客也以马为主要交通工具,更偏爱借马来表达自己的忧国忧民、思乡怀旧、羁旅之涯等情怀。

要说最能咏马抒怀的古人,我以为当推唐代有“诗鬼”之称的李贺为首。李大诗人曾写下一组共二十三首咏马的诗。在这二十三首马诗中,又以其第四首为最佳,赞马赞得最是直白!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一上来,李贺就将“此马”比作天上的“房星”,足见在他眼里,此马的确是匹非比寻常的良驹。在常人眼里,这马不过是一匹处境艰难至瘦骨嶙峋的普通的马,在识马之人眼中,却仍骨力坚劲,自带铮铮铜声。诗人更是以实虚之笔借此良驹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郁愤之情。

怀才不遇、有心报国却壮志未酬的不单是唐朝李贺,更有宋代的爱国诗人陆放翁: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在南宋一座孤寂荒凉的乡村陋室里,夜深人静时分,年逾七旬、年老多病、生活窘迫的陆游躺在床上听着窗外那狂风暴雨的声音入睡,迷迷糊糊中梦见自己骑着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边疆……这一幕令后来者读来无不动容。这铁马冰河的梦境令人既肃然起敬,又心生悲怆之感。

不过,也并非所有写马的文人都郁郁寡欢不得志。也有位春风得意的唐代才子就骑着马儿兴高采烈地赏了一日花: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时年四十六岁的诗人孟郊终于金榜题名,考中进士,心下顿生欢喜。一时间春风得意,便纵马奔驰在繁花似锦的长安道上,尽情地欣赏着长安城内的美景。曾经两次落第,此番高中进士,一扫昔日郁结之气,诗人那按捺不住的欣喜之情,在这首《登科后》小诗中可谓书写得活灵活现。

一转眼,这欢快的马儿似不知不觉就来到我窗前,不如我就借孟诗人的这句“春风得意”,遥祝看到此处的你从此“春风得意”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