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国玉玺发展史!

皇帝的“身份证”究竟去哪儿了?

湖北省南漳县西部,一座钟灵毓秀的山峰在此矗立。

大山陡峭,河谷围绕,山脊上沟壑纵横,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此山的名字叫做“荆山”。

荆山旧景


湖北多山,武当山、大洪山、九宫山都是天下名胜。但在群山围绕之中,之所以荆山的名字格外亮眼,是因为这里曾经诞生过一块石头。

有人可能会问,这有什么稀奇的?大山不就是由石头构成的吗?

这块石头当然不是普通的石头,它的名字叫做“和氏璧”,而“和氏璧”,正是传国玉玺的前身。

第一个得到“和氏璧”的人,是战国时期的楚国人卞和。

小卞同学一看这石头不一般,捡到之后立刻进献给当时的楚国国君楚王。

卞和献玉


但当时的“和氏璧”外表看起来只是一块平平无奇的石头。楚厉王是个外行,拿起石头左看右看,没看出什么稀奇。

他一寻思,这是来诈骗的啊,欺负我孤寡老人啊。于是把卞和的左脚给砍了。

楚历王去世,楚武王登基。被砍了左脚的卞和锲而不舍,一瘸一拐的又来进献玉石。

楚武王比楚厉王还外行,看了一会也没看出门道,他一寻思,咋的,诈骗一次没够还来第二次?于是把卞和的右脚也给砍了。

可怜的卞和失去双脚,爬出了楚国的宫殿。

白驹过隙,岁月轮转。楚武王去世,楚文王登基。卞和终于等来了一位专业的玉石鉴定专家。

楚文王听说卞和整日抱着玉石在荆山脚下哭泣,眼泪流干了,就泣血泪。

小楚同学一看这肯定是有天下奇冤啊。于是派遣使者问卞和你这是咋的了,哭啥啊。

卞和说了这么一段令人悲悯感伤的话:

《韩非子·和氏》:“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视之石也,忠贞之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

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我不是因为自己遭到如此残酷的刑罚而哭泣,我是为了这世上没有真正识得宝物的人而哭泣。

楚文王震惊了,他令人取回玉石,击碎外表的石块,这才露出里面晶莹剔透,举世无双的一块玉来。

楚文王再次震惊,但也觉得自己前边儿那两位办事办的太不地道了,为了宽慰卞和,楚文王摘了卞和名字中的“和”字,将玉石命名为“和氏璧”。

“和氏璧”概念图


让我们记住卞和这个名字,也让我们记住他百折不挠,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勇气。

他是一个耿直的人,也是一个勇敢的人。

他是那个时代里,为了追求自己心中真理而不顾一切的人。

“和氏璧”成了楚国的心头肉和香饽饽,楚国上下都拿这块玉石当宝贝。

宝贝要用在刀刃上,赵国和楚国联姻,楚国一高兴一冲动,把“和氏璧”送给了赵国。赵国这回可美了,有事没事就拿出来显摆。这一显摆倒好,让七国之中的老大哥秦国注意上了。

秦国财大气粗,表示我愿意拿十五座城池来换取“和氏璧”,赵国一听挺靠谱,安排人带着“和氏璧”就出发了。出使秦国的人当时平平无奇,但在不久之后,他将成为名动天下的人物。这个人的名字叫做蔺相如。

蔺相如到了秦国,发现秦王挺不要脸,当初说好一手交城,一手交玉,到了秦国就变卦了,不想给城池,还想强夺“和氏璧”。

蔺相如表示:都别动昂,谁敢动一下,我就先把玉撞碎在柱子上,然后我再一头撞死在朝堂上。

蔺相如捧玉璧


秦国怂了,秦王也怂了,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大摇大摆的离开了秦国,“完璧归赵”的故事由此流传。

诈骗不成反被震慑,秦王嬴政表示:赵国你给我等着,这事儿不算完!

不久之后,秦国发动战争,把战国时期的六位小老弟依次按在地上一顿拳打脚底,赵国也不能幸免,国破人亡,“和氏璧”终于落入嬴政手中。

秦国横扫六合,席卷八荒,统一华夏大地,嬴政也当上了秦始皇。他让丞相李斯找人把“和氏璧”雕刻成一枚玉玺,并让当时的著名雕刻艺术家在玉玺底儿上刻下了“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大字——“和氏璧”就此消失,“传国玉玺”正式登场。

“受命于天 既寿永昌”的意思翻译过来,就是:既然上天让老子当皇帝,那么我就应该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让国家繁荣昌盛。

传国玉玺也从这个时候开始,成了中国历史上历代正统帝王的专用信物。反而言之,任何当了皇帝却没有传国玉玺的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都是不合法的。

也许是有心之为,也许是无意之举,第一次问世的传国玉玺已经说明了一个深沉又简单的道理:那些不善待黎民百姓,使国家衰败的人,是不配当皇帝的。

秦始皇形象


秦始皇喜欢旅游,一天到晚没事就是个四处跑,他曾乘船泛舟洞庭湖上,还没等开始乘风破浪,一阵大风刮来,马上就要把船掀翻。

洞庭湖水深千尺,秦始皇可不想喝个水饱。他掏出随身携带的传国玉玺,一把投入湖中,希望海神河神湖神各种神可以饶他一命。

从秦始皇的这个举动中我们可以看出,作为制造和开发出传国玉玺的秦始皇,其实有可能并没有把这玩意儿当什么重要的东西,后世的帝王之所以疯抢,是因为这玩意是“秦始皇版本限定款”,可遇不可求。

传国玉玺掉入洞庭湖中,整整沉寂了八年。八年之后,有人从湖中捞出,又奉回秦始皇手中。

但很显然,秦始皇和秦朝的命运没有传国玉玺长。

秦末,朝廷暴政,群雄起义,陈胜、吴广、项羽、刘邦走马灯一样对秦朝一阵猛锤,秦朝灭亡。传国玉玺落到了秦末乱世最后的胜利者汉高祖刘邦的手里。

刘邦形象


诡异的事情发生了,东西两汉对玉玺的记载中明确的写到:传国玉玺的字迹为:“受命于天,既寿且康”。

谁把字给改了?不知道。

怎么把字给改的?不知道。

是不是史料记载有错误?不好意思,就是这么记载的。

到了西汉末年,外戚王莽篡权,想要把老刘家这帮哥兄们按在地上摩擦,然后篡汉自立。

想当新皇帝,传国玉玺必不可少。

王莽的弟弟王舜二话没说就往皇宫跑,抢呗!当时的玉玺在太后王政君手里,王政君一看你们这也太不要个face了,不给就抢?这位太后也是个暴脾气,拿起玉玺往地下狠狠一摔——玉玺摔掉了一个角。

这可把求玉玺心切的王莽心疼坏了,他让工匠好一顿修补,最后用黄金把缺的一角给补上了。

他必须要得到玉玺,也必须修好玉玺。因为没有玉玺,王莽就相当于一个没有身份证的人,干什么都不方便。

王莽有了玉玺,掏出来给群臣一看,这才服众。

老老实实当了几年皇帝。可常年在河边走,哪儿有不湿鞋?王莽一个没注意,被起兵反抗的禁卫军校尉公宾偷袭,王莽大意了昂,没有闪,兵败被杀。

王莽形象


玉玺重归老刘家手里。更始帝刘玄、建世帝刘盆子、光武帝刘秀接连做了玉玺的主人。

眨眼就到了东汉末年,宦官乱政。大将军何进受不了了,堂堂皇汉国祚,竟然让一帮太监骑在脖子上拉屎?他诛杀宦官,汉廷之中乱作一团,太监也跑了,皇帝也丢了,玉玺不知所踪。

到了汉献帝刘协当皇帝时,好死不死董卓又开始祸乱朝纲。董卓肥头大耳,天下群雄肯定不能让他捡便宜。诸侯起兵讨董。长沙太守孙坚(孙权他爹)直捣洛阳,发现洛阳城南一个叫甄宫的地方。这个地方不一般啊,五色祥云笼罩,一看就是块风水宝地。孙坚带人一顿搜,发现甄宫里有口井,井里有个跳井溺死的宫女,宫女脖子上拴着个盒子。打开盒子一看,不是别的,正是传国玉玺。

孙坚这算是捞着宝贝了,他把玉玺交给妻子吴氏(不是吴国太,吴国太是三国演义里虚构的,真实历史上并不存在),以为万无一失,没想到没两天吴氏被南阳袁术给抓走了,顺带着,玉玺就到了袁术手里。

当时虽然群雄割据,互相不服,都想自己成就一番功名霸业。但汉廷犹在,谁也不敢率先自立。没想到老袁同学得了玉玺,智商开始大幅度下降,他一寻思,现在玉玺在手,天下我有啊。于是宣布称帝建国。

群雄诸侯正看袁术不顺眼呢,这回终于有了收拾袁术的理由——大汉未亡,你建国自立,那就是乱臣贼子。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大家一哄而上,袁术死了。

那玉玺落到谁手里了?,落在了一位狠人手里,这位狠人不是别人,正是当时在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

曹操形象


这把曹操算是干着了,左手挟天子,右手挟玉玺,把当时的各路诸侯安排的服服帖帖的。曹操还算是个厚道人,临死也不过是个“魏王”。但他儿子曹丕一上台,情况就不一样了。

曹丕废献帝,代汉自立,国号大魏。

他看着父亲留给他的传国玉玺,越看越不顺眼,是哪儿不顺眼呢?

曹丕灵机一动,叫人在玉玺身上刻下几个字:大魏受汉传国玺。

这几个字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这个玉玺是大汉授予大魏的,可不是俺们抢过来的。

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

大魏风光没两天,又让司马家族拆了一塔,偷了基地。玉玺又归晋国所有。

传国玉玺开始了它颠沛流离的岁月。

谁都想得到它,因为他是至高无上的权力的象征。

谁都想拥有他, 因为似乎拥有它,就能拥有整个天下。

下面请看传国玉玺旅游计划表:

前赵政权烈宗刘聪对着晋朝一顿组合拳,从晋怀帝司马炽手里抢走玉玺。

后赵政权高祖石勒出其不意,一脚把前赵踹了个半死,玉玺也归石勒所有。石勒更是个敢想敢做的人,他一看之前魏国的曹丕都刻字了,俺也刻,于是命人在玉玺左侧刻下“天命石氏”四个大字,意思很简单,就是上天让我当皇帝,义不容辞,没办法。

后赵完蛋,冉魏政权冉冉升起,玉玺没在冉魏手里待两天,又被东晋政权的将领给骗走了。

南北朝发展示意图


到了南朝,宋、齐、梁、陈四位小老弟,依次开了传国玉玺的会员卡,但没想到是体验卡,玩两天就过期了。隋文帝杨坚一统华夏,玉玺又到了大隋的手中。

昙花一现的隋王朝没等在玉玺上刻字,国家就让隋炀帝杨广玩了个底儿掉。隋朝覆灭,隋炀帝领了便当,但是皇帝妻子萧皇后却带着玉玺逃入茫茫大漠。传国玉玺落到了匈奴势力的手里。

大唐盛世开篇,李渊狗头保命,传位李世民。此时的大唐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要粮食有粮食,要兵马有兵马。李世民表示:我现在万事俱备,只欠玉玺。

但玉玺已经落入大漠孤烟,何处去寻?没办法,李世民同志创造性的自己造了一堆赝品玉玺,一来没事把玩,二来安慰自己,三来图个乐子。

李世民释然了,有没有玉玺我都是皇帝,无所谓了。

李世民表示:我李世民就是死,死外面,从这跳下去,也不会再惦记传国玉玺这个事。

但皇帝不急大臣急。唐朝名将李靖出征匈奴,迎回萧皇后,玉玺也跟着回来了。

李世民当即表示:真香。

盛世转眼到,末世转眼来。

李世民形象


唐朝末年,群雄再一次并起,大将朱全忠废唐哀帝,建立后梁,玉玺归后梁所有。

后梁覆灭,后唐建立,玉玺归后唐所有。

后唐没干两年,也濒临倒闭,但当时的后唐皇帝李从珂比较极端,一看国家完蛋了,收拾行李包裹,带上李氏亲族,直接在玄武楼烧了一把火——自焚了。

熊熊烈火,燃尽千古帝王遗恨,烧尽历史滚滚红尘,顺带着也把传国玉玺搞丢了。

这回没办法了,不讲武德的李从珂同时违反了游戏规则,自己当不成皇帝了,玉玺还不想给下一位。后晋的皇帝们没办法,还得致敬李世民,自己造吧。

这就导致从后晋到后周,大家用的都是假冒伪劣的赝品玉玺。就连宋朝建立,到了宋仁宗当皇帝的时候,也得自己亲自动手,拿赝品玉玺当国宝。

这种情况一直维持到了宋哲宗时期,一位热心的朝阳群众在农田里发现一枚玉玺,上缴国家之后。朝廷十三位大师级文玩玉石鉴定专家联合鉴定,最后得出结论:没跑了,这就是当时秦始皇造的传国玉玺。

大臣开心,皇帝满意。但是老百姓根本不买账,大家认为,这是大宋朝廷搞的一出轰轰烈烈的造假大戏。

人们对这枚传国玉玺的真实性大大存疑。

这也不怨老百姓,因为传国玉玺丢了很多年了,那玩意儿不是大理石,说运一卡车就运一卡车,哪儿有那么容易找到?

到北宋年间,传国玉玺这个事饱受朝野争议,当时的皇帝宋徽宗实在受不了舆论压力,干脆自己一口气又造了十枚玉玺出来。

老百姓这时候又出来了,大家笑话小宋同志画蛇添足,净整没用的。

但他们却不知道帝王的深意——宋徽宗想淡化传国玉玺在人们心中的重要性和唯一性,想要淡化,多整几个不就完事了?

被俘虏的宋徽宗和宋钦宗


“靖康之耻”说来就来,北宋朝廷被金朝军队搞了个大抢劫,宋徽宗、宋钦宗两位皇帝双双被俘虏,别说传国玉玺,就连宫里老太监的金牙都被抢走了。

传国玉玺再一次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

少数民族不认这个东西,对于他们来说,玉玺只不过是一块精美的石头罢了。也许它被放进了堆满杂物的仓库里,也许早就被丢在了路边。

直到蒙古铁骑踏平中原,建立浩荡的大元王朝。蒙古人更不在意这个东西,爱有没有,我们蒙古贵族照样吃香的喝辣的。

皇帝不在乎,但当时的丞相伯颜却非常上心这个事,他发现市集之中居然有人公开叫卖失传已久的传国玉玺。

此玉玺是真是假?历史没有记载。但无论是真是假,伯颜都花了大价钱买了下来。

而且,他不仅买了这一枚号称的“传国玉玺”,还把古往今来各种国家政权的山寨玉玺买了个遍。

买下来的目的很简单,不是为了献给皇帝,因为皇帝根本不稀罕。

皇帝不稀罕,伯颜也不是收藏家,那伯颜买来干嘛呢?

他把这些玉玺打碎重铸,做成了一枚枚精美的小印章,分发给了元朝的贵族和大臣们。

元朝贵族形象


如果伯颜收上来的传国玉玺的假的,这事儿也就无可厚非了,但收上来的玉玺如果是真的,那流传千年的国印便在此时毁于一旦了。

到后来朱元璋“开局一个碗”,单排上王者。大元朝廷见势不妙,收拾收拾行李就逃遁漠北,朱元璋不依不饶,有事没事就派兵去北疆大漠痛殴蒙古人,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就是看看他们有没有传国玉玺,有就给他抢回来。

结果玉玺没要回来,崇祯皇帝“结局一根绳”,大明覆灭,清朝建立。

清军远征蒙古林丹汗,蒙古人一看这有完没完了?明朝欺负完了,你们又来?

清朝态度强硬,把蒙古势力按在地上,张嘴就要传国玉玺。蒙古人心里想这怎么都要玩意儿啊?我也没有啊?

清朝表示:IP、IC、IQ卡,统统告诉我密码!

蒙古人实在没办法,从兜里掏出一枚玉玺。清军拿过来一看,上面写着“皇帝之玺”。

清朝表示:小老弟你耍我呢是吧?这是你们元朝皇帝自己的印章,我要的是秦始皇那枚!

蒙古人:秦始皇是谁?

清朝:......

关于传国玉玺的线索从蒙古势力这里断了。

乾隆形象


清朝的乾隆皇帝是个古玩粉丝,传国玉玺这么热门的东西他自然不肯放过,他把当紫禁城的印章挨个看了遍,发现都是赝品,后来疏通黄河,又挖出一枚玉玺,乾隆一鉴定,发现还是赝品。

大清一朝,可谓是“赝品玉玺满天飞,真品玉玺无踪影”。

乾隆表示:喂?是315吗?我要打假!

传国玉玺彻底消失了,从此之后,民国,乃至新中国成立之后,再也没有传国玉玺的任何消息。

清朝之后,再无王朝。没有王朝,也就没有皇帝。没有皇帝,玉玺也就变成一个文物。

它再也不能像往昔一样号令天下,就算找到,也只能在斜晖脉脉中诉说自己两千多年来的往事。

它出身名门,美玉所制。是封建时代中独有的产物。它跟随皇权,却不依附皇权,无论是帝王身死,还是王朝泯灭,都不曾更改它的荣光。多少人对它心心念念,多少人对它无法忘怀。多少的历史在它身上一一走过。它代表至高无上的天下,也代表权力的巅峰和集结。

但它的身上,也有无数的生命陨落,无尽的鲜血流淌。多少人为了它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又有多少国家和政权因为它分崩离析?

它是“传国玉玺”,它也是滚滚红尘,悠悠历史最好的见证。

但它早已消失,抑或是毁灭。岁月倥偬,一切都会在那无尽的时间中荡然无存。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6,125评论 6 49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293评论 3 3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2,054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077评论 1 291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096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062评论 1 29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988评论 3 417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817评论 0 27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266评论 1 31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486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646评论 1 347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375评论 5 34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974评论 3 32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621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796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642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538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