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从各种渠道频繁读到与“don't judge”相关的文章,内心的洪荒之力命令我要写点什么了。
乍看希言的标题,你可能要不高兴了。整个中英文混搭的标题就能提升逼格了,图样、图森破。但是,这绝非希言本意,主要是这家伙语言水平太菜,没有找到更合适的词汇替代。
在美国这样膜拜耶稣的国家,don't judge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文化传统,是国人的基本素养。这句话的源头来自《圣经》《马太福音》第7章,大意是说,只有上帝能judge世人,而人和人之间不能相互judge。评价一个人,尤其背后议论一个人的品性在美国被视为素质低劣的表现。
为什么Don't judge?人类个体差异带来价值多元,很难做到在一件事或一个人身上进行等值判断;人类知识与经验储备的不足或片面,很容易导致认知局限;人类从本质上来说是善于偷懒的物种,习惯用简单思维分析复杂事务。老祖宗告诉我们——静坐常思自己过,闲谈莫论人非。说得也是这个理儿。
耶鲁大学校长彼得·沙洛维在2016年新生开学典礼上发表了《耶鲁要你们成为审辩者》的演讲,里面谈到掀起舆论风波的“Kitty Genovese家中遇害案”,当媒体带领人们众口一词地谴责目击者的冷漠时,Kitty Genovese的弟弟Bill Genovese拍摄了一部纪录片《目击者》,还原了现场目击者的伸出的种种援助之手,用事实反驳了媒体的失实报道。
在高度倡导批判性思维的美国,尚且存在群众“被蒙蔽”的时候,当然咯,人家还有一个坚持事实真理的弟弟站出来发声呢。在中国,这样被蒙蔽的事情就太多了。
前段时间沸沸扬扬的“王宝强离婚”时间,舆群一边倒地站在王宝强这边,网络充斥各种对马蓉的低俗谩骂和攻讦。试问,在评论时,你有证据吗?你看到的证据被证实了吗?再说,这种事纯属私事,你凑哪门子热闹。冰心曾经说过,不但在个人方面没有绝对的“是非”,就是在世界上恐怕也没有绝对的是非。下次遇到此类事件,心痒痒得恨不得说上两句时,记得Don't judge。
当然,Don't judge!并不是说Don't speak/say!我不judge是因为我有良好教养,但我的天性必有内心的判断,也必然会所有反应,也就有表达的欲望。那该如何优雅地表达呢?希言非常赞同北京语言大学谢小庆教授提出的批判性(审辩式)思维理解——不懈质疑、包容异见、力行担责。面对主流或小众的观点,多想想真是这样吗?我的理由是什么?我是否真能做到“我不赞同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表达的权利。”是否考虑你的表达为自己和他人带来的后果,你是否能够承受这样的后果?
网络消除了人们之间的时空壁垒,从一个人到达另一个人可以瞬间实现。但是,更多时候,无论是网络虚拟世界还是现实生活,还是多制造一些以尊重和爱护为前提的距离感吧。
“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不管这句话是否真的出自杨绛先生,它却道出了人生的真谛。做好手头事,爱好身边人,丰满精神世界。Don't judge!
(配上之前画的一张有关公共话语危机的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