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很多人的《故乡》,对彭东明彭部长的《故乡》印象尤为深刻,也许是因为去过那里,也许是因为书里淳朴地道的方言,相比起其他依山傍水,遥远又清晰的《故乡》,多了一份3D感受。
故乡是我们年少时想要逃离的地方,一如《平凡的世界》里的孙少平;是我们年老想回可能已经回不去的地方,一如鲁迅先生《故乡》里的迅哥;是清明的那柱香;是中秋的那轮月;是春运时的那张车票;是不经意流露出的口音。
我对故乡最为情深的时刻,是刚离开校园远去广东的日子里。在拘谨又青涩的普通话堆里,听到熟悉的家乡口音,便会有麻酥酥的感觉,满心欢喜,眼底尽显亲切温柔。
然而最为困惑的,应该是我们下一代人的故乡,他们从小离开那里,要把户口本上那陌生的字眼和熟悉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跟故乡连到一起,是件让人满心疑惑又必须肯定的事。就像涵哥,直到高中,需要填户口所在地的时候,他首先脱口而出的就是哪条路,哪个小区,哪一栋。而不是那条河,那排树,那个村庄。10后00后的许多孩子,哪怕出生在被叫家乡的地方,在他们有记忆的岁月,大都生活另一个被称为家的地方。他们既没有体会过泥巴挤进脚丫的安全感,也没躺在星空下和萤火虫聊过天。于是,故乡和乡音就会变得模糊,变得没有那么亲切。
书里说:二十岁时,故乡是一种包袱;四十岁时,故乡是一种责任;六十岁时,故乡就成了自我的一种。古诗《十五从军行》中“十五从军行,八十始得归”的老人,回到家乡后,老屋成冢,父母已逝的凄凉场景。也有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他乡客再回故乡,内心春意盎然,眼前野草丛生的孤独场景。于他们而言,故乡,怕已只是归途。
回乡,路边绿树红花,河中小鸭乱舞,开门犬迎猫绕,田里虫鸣蛙叫。
故乡,有时候就是父母在哪,她就在哪!回乡,归途可喜,来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