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毕业后,我没再参加高中的同学聚会,因为回忆里全都是心酸苦处,没有多少快乐。
中考结束后的一念之间是我一生的遗憾。
初中的时候学习成绩不算差,要考县一级高中本来大有胜算,初中3年的成绩和几次模拟考的成绩都证实了这一点。
然而,在我的中考成绩中,向来优异的语文成绩居然大大的拖了后腿。
成绩出来后,一看,离县一级高中的分数线还差6分,父亲当时倒吸一口凉气,他说要不复读吧?但我不想复读。
那天早上,县一级高中的招生办给我家来了一个电话,说的大概是,我可以在那里就读,但要多一笔借读费之类的。还说,或者参加他们的特长生考试,通过考试后可以以特长生的身份在那里上学。
当时我小叔说,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何必一定要去那里。你若是读大学的料,在哪所高中都考得上大学。
说这话的小叔,初中没毕业就出社会了。但当时我居然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
加之,我深感父亲供养四个孩子读书的不易,不想多费一笔钱,于是我决定不考虑县一级高中了。于是去了另一所很一般的高中,主要是那所高中不仅免去了我所有的学费,还每月补贴给我生活费。
我父亲尊重我的选择。就这样我开始了我的高中生活。
入学的第一个月,我信誓旦旦,日后要考中山大学!于是每天像打了鸡血一样的学习、自习、自修。
据说县一级高中的学生早上5:30起床背英语单词,于是我也跟着5:30起来背单词;
据说人家在床上放一个小书桌,方便随时进入学习状态,我也跟着放了一个小书桌;
据说人家每天晚上11点才睡觉,我也跟着自习到11点·····
我不只是在形式上跟他们一样,在本质上也是真的在下苦功夫。
然而这样的我,在那所一般般的高中,简直像怪物一样的存在。
因为大家都在开开心心的玩、开开心心的谈恋爱,我却要看书学习,活像一个傻傻的书呆子。
有些人直呼我“三好学生”,然而,声音里充满讽刺和不屑。因为他们根本不在乎成绩。谁想拿第一那就随便他拿去呗。
印象最深的是英语课。
60多个人的班级,一到英语课就安安静静或者吵吵闹闹,如果是下午第一节课那多半是安静的,因为很多午睡没睡好的人要睡觉。而如果是临近中午的那节课,大家多半是吵闹的,当然这吵闹跟学习无关。大家大概是饿了、想吃饭了,或者纯粹是无聊了,就在底下聊天开小差。
老师管一次就听一下,但过不了几分钟就恢复原样。或者大部分人根本一下也不听。反正老师拿他们没有办法。
课堂上经常是-仿佛只有我跟老师两个人,她一问我一答。
在我后桌睡觉的男生常常抱怨道:“你怎么说话那么大声,又被你吵醒了!”或者说:“你说话能不能小声点儿?又把我吵醒了!” 说完话又趴下蒙头睡觉。
或者赖得说话,只管放出不耐烦地啧啧啧的声音,以示抗议。
有个不怀好意的女同学常常对我说:
“你回答问题的声音好大啊,谁谁谁说觉得你真腻人”、
“真是个积极的好学生呀,但我听谁谁谁说觉得你的声音好刺耳喔”···
其实,早在入学的两个月后,我就想转学了。因为我隐隐觉得来这所学校是个错误。
但那个时候转学好难啊,先不说其他学校收不收你,关键是学校根本不放人,根本不愿意给你开证明,校领导找我谈了两次话,意思就是叫我不要理会别人,只管学好自己的功课,还说现在学校有个什么优等生计划,会重点培养热爱学习的、成绩好的学生,还有奖学金、助学金等各种金可以拿。
我太想为父母分担经济压力了,一听到奖学金、助学金就动心了。于是就留下来了。
然而,这是噩梦的开始。我越是努力越与整个氛围格格不入。
一开始我尽可能的淡化自己的存在,比如,要是我想课外时间自习,地点绝对不能选在教室或者宿舍,我选在图书室。
这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我格格不入的焦虑。
不过,这一切在高二分班时又帮不上忙了。
高二时我选择了理科。原先名列前十的同学几乎都选了文科,而我选了理科。
念理科的日子,远不如高一时好过,因为我根本选错了,我根本不是读理科的料,在理科班我根本无法取得像样的成绩。
就算这成绩在那种学校的理科班还能排上前三、前四、前五,但还是大大的不像样。
怎么个不像样呢?我无法遥遥领先了。
我付出很大的努力,尽管领先,但却不是遥遥领先。落在不少同学眼里就是:你看,她花了那么多时间,付出那么大的努力,也没比我们高多少分。
于是他们淡漠的眼神里又多了一丝鄙视。
而高一时期由于成绩遥遥领先我感受不到这层鄙视,而且高一时的班级努力的人也不少。可从高二开始我做不到了,我做不到遥遥领先了,而那个理科班努力的人少之又少。
大部分人随便混着,反正他们之前也一直都这么混惯了,而也正是之前一直这么混着所以才考进这种学校的。
但不知道是幸还是不幸,我那充满傻劲的斗志、那永不服输的心,让我不甘心就这样沉沦、放弃、得过且过,于是继续垂死挣扎着。
为什么是挣扎,因为我不仅在学习上跟那些题海战术作斗争,还要在心理上跟同学眼里越来越深的鄙视作斗争。
现在想起来只感到阵阵悲哀。
因为我就应该意识到自己不是刷这个学校记录的神人!这个学校几乎从未出过一个一本生!
我应该直接放弃,回初中学校复读,或者直接合群,跟大家一样开开心心混日子。
高三的最后一个学期,我崩溃了。
因为等待高考的日子像是等待世界末日的到来。那时我知道自己是考不上的了,但却还要等着那个日子到来。
一边等,一边做垂死的挣扎。
高考结束后,我不出所料的落榜了。当然啦也根本没有一个上榜的!假如这个榜是本科榜。大部分人去读职业技术学院、少部分人直接放弃学业了。
高考结束后,拿了成绩我就再也没有踏进那所高中半步。连志愿也没有填,而是直接筛选补习学校。
我后来选了另一个县里的一所不错的高中。我没拿我的成绩给他们看,因为我的成绩根本达不到他们那个补习班的分数线。
我直接去找学校的相关人员,凭自己雄赳赳气昂昂的演讲打动了他们。就这样进了那个补习班。
然后,我感受到了无比的自由。我指的是精神上的自由。
因为我再努力,总有比我更努力得多的人,大家忙着自己的学习,才没有闲工夫留意别人、讨论别人、评价别人。
因此不管我做什么不管我怎么学习,根本没有人注意、根本没有人察觉、根本没有人对此不置一词。
大家都在奋笔疾书,拼命在茫茫题海中突破自己的人生。
他们当然不会只顾着读书,其实相比之下,这所学校的同学更懂得玩。他们不是随便混混的玩,而是真的很投入很尽兴的玩儿。
比如打排球、羽毛球、网球等等这些都是常玩的项目。他们很有团队精神,很懂分工合作,很懂不同人发挥不同的特长。
跟他们一起玩,感到很开心。
更重要的是,我发现,原来师资雄厚的老师可以如此有办法!他们的教学方式聪明、高深、巧妙!
而且出的模拟考题跟高考衔接得极好,这一点在我第二次高考时深有体会,特别是生物,我考生物的时候很多题目就是我经常练习过的类型。我不仅感叹,我的生物老师何等人物!竟如此有才能!
还有化学,我在这所学校接触的化学课,让我有一种这才是化学课的感觉。为了让你明白一个原理,老师有无数种高效而直接的方法,任何一种方法都是我之前不曾接触过的。
而我高中3年学的化学是啥?我不知道。因为我的脑袋仿佛在之前的3年没有吸收到任何“化学”。那3年,我只是艰难的掌握了课本里边的一些东西,但那点东西对高考而言微不足道。
还有语文老师,他博古通今、博学多才,我的作文在他的点评下得到质的提升。他常常一眼看穿这篇文章多了什么或者少了什么或者哪个地方应该怎么改,每次经他一提醒我都觉得醍醐灌顶,每次按照他的方法改进,我都忍不住觉得老师的提点真是精妙无比!
一个好的老师,真的能影响一个人。
而我至今仍被这位语文老师深深影响着。当然是积极的影响。
他们的教学,不是水过鸭背,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而是润物细无声的深入你的思维,而是培养你举一反三的思维方式。
那一年,我一边学习一边感叹,原来师资雄厚的学校如此不一样!同时,也是一边学习一边遗憾,当初为什么没有方设法挤进这样的学校来。
你可能会问,我考上如愿的大学了吗?
很遗憾的说,没有。我落下的实在太多太多了。曾经的前三名来到这个补习班根本狗屁都不是。我是这个补习班的倒数后10名。
班里一半以上的人考上一本,而我不属于这一半的人。
很遗憾。
但这没什么好说的,这跟学校没有关系,是我自己落下的太多了,远远跟不上。
我只能说,以后我的孩子,我不会强求他们的成绩,但我会尽所能的送他们进好一点儿的学校。
就算他们考不上,不管多花多少钱我都会把他们塞进去。
因为,在好的学校,他们至少不会接触到视努力的同学为怪物、为异类的同学。
一个人受环境的影响是很大的。
宁可做勤奋好学中懒散的一个,也不要做懒散堕落中勤奋的一个。
宁可做凤尾,也不要做鸡(头)。
“凤尾”有它美丽的一面,不管是凤尾花、凤尾竹、凤尾鱼、凤尾虾,还是孔雀开屏的尾巴,掉了这个尾,不知会掉多少美丽的分呢。
而“鸡(头)”呢,往往显眼而格格不入,往往是被排斥、被鄙视的那一头,甚至是挺可笑得那一头,是一种类似尴尬的存在。
“凤尾”可能少了些成就感和优越感,但他们收获的是在“鸡”身上收获不到的。
你可能会说,“鸡(头)”也有逆天的啊!
但那多半是千分之一、万分之一,请问你会是那千分之一、万分之一吗?
你可能还会说,学历不是能力。
但在没有后台的情况下你想去更好的平台,连学历你都搞不定,你拿什么证明你的能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