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我叫沈复,字三白,1763年的11月22日,出生于姑苏城南沧浪亭畔士族文人之家,天蝎座。父亲稼夫公在政府工作,所以家境优渥,我自小生长的无忧无虑。我父亲是典型的大家长,严厉,苛刻,所以我有点怕他。13岁的时候,我遇到了自己舅舅的女儿,我的表姐,叫陈芸,字淑珍。她才思隽秀,聪慧善良,又漂亮可人,我对她一见倾心。跟我妈说,我非淑姐不娶。我妈就以金戒指为约给我们订了婚。18岁时,我和芸娘领了证,结了婚,开始我们幸福的小日子。19岁开始学习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公务员,同年遇到了与自己性格相仿的挚友,顾金鉴,我叫他鸿干,然而鸿干命薄,22岁便走了,这也是我人生第一次失去亲近的人。25岁,我有了跟芸娘的女儿青君,27岁有了儿子逢森。我跟芸娘情投意合,吟诗作对,谈古论今,还有一帮可以经常聚会的文人雅士的朋友,放浪形骸,日子过得不富裕,倒也快乐。现在想想,那段时间应该是我最快乐的时光了吧。但是因为经济原因,经常入不敷出,为了妻儿,我不得不重新开始跟着父亲到处做官,也是在这个过程中,游历了许多山水。34岁,芸娘给我敲定的一个妾被权贵人士夺走,芸娘旧疾复发。38岁,芸娘病情加重,我们投奔到她无锡一个姐妹家里。跟儿女分别,我把女儿许给一户人家当童养媳,儿子送出去当学徒,但没想到这一别,竟是芸娘和儿女的最后一面。41岁,芸于扬州离世,痛失我爱。42岁,家父过世,与弟弟发生家庭纠纷,我母亲说以后振兴家族的重担就交到我身上了。44岁,我儿逢森夭逝,他才18岁啊,我白发人送黑发人。
46岁的时候,我写了一本书叫《浮生六记》,这六记是对我这一生的记载和总结。<闺房记乐>讲了我跟芸娘的一些闺房记趣,芸娘虽是一介女流,但却具有男子的襟怀,才学与见识。她会跟我男扮女装去看庙会,会雇了馄饨担子为我的赏花会温酒。芸娘永远知我,懂我,敬我,即使我后来总是失业,经济困窘,她也没有抱怨过一句,总是安慰我鼓励我。一生能得一爱人如此,我此生足矣,与她相伴的二十三年,是我人生最快乐的时光。<闲情记趣>讲了我一些风雅爱好和一些实践,主要是对植物的栽培。<坎坷记愁>记叙了我这一生不顺遂的时光。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有八九,在我看来是感触颇深。年少时光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等到经历了许多坎坷,丧亲,失业,穷困,家庭不睦,才方知人世的艰辛。<浪游记快>是我到各地做官,所游历的一些山水。在我看来,所谓名胜,也有我觉得不好的地方,不是名胜,也有我觉得美妙的地方。还有<中山记历>和<养生记道>。
人世不过沧海一粟,沈复如果不写下这本书,可能也只是一个淹没在历史长河里的小人物。他一生没有什么大的成就,随遇而安。但因为这本《浮生六记》,让我们记住了这个沈三白,他的爱情,他的家庭和他的经历。书里记叙的也不过都是一些生活细节,家庭琐事和游历经历。但就是这么一本不厚,记录自己私人生活的小书,却被后世奉为经典。我想很大的原因在于,情真意切。我们能感受到那个时代一个市井人物的喜怒哀乐,人生际遇。特别是他跟妻子相依相伴的爱情故事。连林语堂都夸他的妻子芸娘是“中国文学中一个最可爱的女人”。我读了都想穿越时空去认识一下这位真性情的女性。
沈复和芸娘的爱情故事,会让人联想到古今很多对夫妻,按照今天的话来讲叫灵魂伴侣。不过沈复在书里说“恩爱夫妻不到头”、“情深不寿”,也许真的很美好的爱情终难有美满的结局,比如陆游和他的妻子唐婉,被封建家长强行拆散,最终相遇也只能在墙上写下“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最近因为唐家三少的妻子木子患癌离世,我关注到他们的爱情故事,半夜看她妻子生前的采访视频,哭的稀里哗啦,然后去看了《为了你,我愿意热爱整个世界》,真的非常动人,却也很可惜。不过也有结局美好的比如杨绛和钱钟书的爱情故事,就很令人羡慕,记录在她的《我们仨》这本书里。
推荐语里说道,并不能用有趣、精致、伤感简单概括这本《浮生六记》,约是手边有此一册,便真有如一妙友相伴。而我想说,约是因为,书中所记,喜乐苦悲,这不就是生活的本质吗?有浓烈的美好,也有惨淡的事实,直面这些,还要说出“天凉好个秋”,这才是人生吧!
2018年9月21日 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