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一曲《钗头凤》,将陆游与唐婉的爱情唱成沈园绝恋,浪漫至极。可有谁知道,失去唐婉于陆放翁而已,不过是几年的思念,对于赵世程,却是一条命。
爱慕压心底,做孤独的守护者
赵世程初遇唐婉之时,她便已是陆游的妻子。20岁的陆游娶了15岁的唐婉,青梅竹马的表兄妹,陆游高致雅量,唐婉才貌俱佳,情投意合,羡煞旁人。
这旁人中就有一个叫赵士程,他是新安郡王赵仲湜之子,宋太祖赵匡胤的第五世孙,正儿八经的皇家后裔。
赵士程同陆游是文友关系,虽然在我们后人看来知名度不高,但其也有著作问世。书有《乌山石志》,就曾对福建历史上第一本地方志《三山志》产生过重大影响。
因为是文友,在陆游新婚不久后,赵士程第一次见到了唐婉,为她的才情而倾,从此一眼千年,眼中再无他人。
“洞房一夜照花烛,卿卿嫁作他人妇”,彼时的她却是陆游的妻子,二人感情甚好,琴瑟和鸣,蜜里调油。
作为一个后来者,他只能把这份感情深深的压在心底,默默守护。只要你幸福,我便安心。
我会排除万难,只为爱你
没有人想到恩爱至极的陆游与唐婉有朝一日竟会分开,赵士程也是如此。
陆唐二人是那么的恩爱,可也正是因为这份恩爱,让作为婆婆的陆母开始容不下唐婉。
在陆母的眼中,温柔乡即是英雄冢。唐婉的才华让陆游甚为着迷,影响了陆游对仕途功名的进取之心,儿子的不思进取都是唐婉惹的祸。并且,唐婉入陆家一直未曾生育,更令陆母无法忍受,便责令陆游休妻。
就这样,婚后三年不到的时间,抵不过母亲的强硬要求,陆游便以无所出为名休掉了唐婉,更是在不久后听从母亲的要求另娶王氏女为妻。
听到这个消息的赵士程,内心既喜又忧。喜的是自己终于能有机会了,可也忧心,唐婉,该有多伤心呐。
仿佛命运给了赵士程一丝恩赐,让他有机会娶到梦寐以求的女子,这个机会,他,抓住了。
那个年代,被休的女子作为下堂妇,尤其是以“无所出”为名被休弃,再嫁是很难的,即使嫁的出去,也很难嫁到好人家。
而赵士程,典型的皇室贵胄,宗族子弟,他不在乎她是陆游的弃妇,不在乎她不能生育,硬是顶住世俗的舆论和家族的压力娶了唐婉为正妻。
我排除万难,只为爱你。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婚后的赵士程并没有如世俗话本中常见的薄情郎一般,得到了便不再珍惜,相反,婚后的赵士程将唐婉疼到了骨子里。
物质上,他作为赵氏宗亲能提供给唐婉的都是最舒适最顶级的生活;在精神上,他知晓唐婉是个有才情的女子,于是他推掉了几乎全部的应酬,除工作之外的其他时间,都用来陪唐婉唱和诗词,漫步树林花园。
唐婉的放不下,唐婉的愁绪,他都看在眼里,心知肚明却从不点破,给予了唐婉无限的包容与安抚,甚至在唐婉焦虑的时候温言相劝。
就这样,在春夏秋冬不停的轮回中,在赵士程的细心呵护下,唐婉终于活出了一个幸福小女人的模样。
可命运就是这么的无常。
在夫妻两人一次沈园游玩途中,恰巧碰到同在游玩的陆游。三人不期而遇,赵士程见状借故有事要走,留下陆唐两人面面相觑,十年之后的相遇两人四目相对,千般心事、万般滋味却不知从何说起,一阵恍惚之后。唐婉迈起沉重的步子深情一撇后追赶丈夫去了。空留陆游怔在那里发呆。
一盏茶的功夫,赵家丫鬟来了,说夫人有命送来一壶美酒,两碟小菜,陆游几杯酒下肚心中万千愁绪涌上心来,提笔在墙上写下了那首千古爱情见证的《钗头凤》。
第二年故地重游,唐婉看到了陆游留在墙上的《钗头凤》,万般滋味涌上心头,海誓山盟犹在耳畔,却今非昨也。
同留一支《钗头凤》相应的唐婉,回家之后便一病不起,赵士程为她访遍名医,却还是挽救不了心已死的唐婉,同年秋天,一代佳人香消玉殒。
失去唐婉的赵士程,再未续娶,投笔从戎,一心为国,直至战死沙场,那颗爱人的心再未跳动。
后记:
爱情里的出场顺序真的太重要了,早些年间看到别人说:“年轻时候遇到一个太过惊世绝艳的人并非是一件好事”,对此不以为然。但是在了解到陆唐赵三人的爱情故事后,我对这句话有了新的认识,若是最先遇上唐婉的是赵士程,他们一定会很幸福吧?
另外,可能这不是历史真正的模样,仅是从现存的只言片语中推敲得来,但我相信,即便是在真正的历史上,赵士程也是一个很好的人,他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