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的“UI设计师”,可能和你想的有点不一样

这是啥:

一本和“人机设计”有关的笔记。啥时候有空了,哪怕3分钟,你都可以捡起来,边看边吐槽木龙。

写给谁看:

对“人机设计”感兴趣的人。如果你想短期内让自己像个老鸟设计师,或仅仅是想从中脱颖而出,或和他们有工作交集,或想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甚至是想和他们建立连接以达成你的目的,这本笔记对你都有价值。如果不是,那可能你只能看到我在瞎说。

写些什么:

行为心理学、人际关系tips、个人形象提升、软件技法、设计潮流。


我说的“UI设计师”,可能和你想的有点不一样

原意指用户界面设计师(User Interface Designer),但咱自己也了解,大多数互联网公司对这个岗位要求很杂的,有时UI就是画界面的,有时是画线框图的,有时写用户研究报告,有时做banner,有时切图,有时做动效,有时做3D,有时还得修照片、扣公章...总之一句话,你认为公司有哪些和【视觉、体验、产品】相关的工作,UI都要去了解,去熟悉。为了方便表达,下面木龙提到的“UI设计师”,你可以理解为是一专多能的“全栈设计师”。

那为啥不直接称呼为“全栈设计师”呢?很简单啊,有这个头衔的人太少了,认知成本有点高。而且每一名该类设计师的技能树都过于庞大,技能点的加法也特别多,没有统一样式。比如有一种全栈设计师,懂设计还会写代码,这就属于工程师不大好骗的类型;还有一种全栈设计师,能画界面还能画插画,简直就是电商公司的宝。我比较推荐一种简单有效的成长方式:先认准一个设计方向,加点加到中等水平,然后根据自己的喜好或工作需要,横向拓展技能树(不仅仅是软件的操作),最后反向输出技能,可以兼职当老师,也可以开设计课,还可以写下来,总之要通过外物响应你的技能;供你参考。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