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自己为人父之后,慢慢地才真正地读懂了父亲:他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却以他特有的质朴、坚韧、仁爱教会了我生而为人的一些朴素的道理:
一、晴带雨伞,饱带干粮;小的时候听到这句话时,其实内心是有很多困惑的,更多的是不解:大晴天的带什么雨伞,肚子吃饱了就好,还带什么干粮?一是小时候的理解力有限,二是没经历过生活的洗礼与锤炼,压根就不懂得这里面说的是风险意识,是一种对未来的未雨绸缪的准备能力,说高雅一点是要居安思危,是要告诉我们不要只贪图眼前的欢娱,更要有应对突发状况时的能力与资源,也就是要防备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因为只有充分的准备才能带给人安全感,才会在面对变故时泰然处之而不惊,才会不至于手忙脚乱或者惊慌失措乱了阵脚,从去年开始的新冠疫情,从整个国家层面到个人层面,可能对这方面的感受会更深:黑天鹅、不确定这些概念的热度上升就说明了这一点。父亲作为一个农民,他可能总结不出这么高大上的概念,但他总结这个道理却有着浅显易懂、言简意赅且有异曲同工之妙。生活的强者,不是你当下能创造多大的财富与价值,而是具备让自己和家人在任何时候具备不掉入深渊的能力,所以就需要有这种晴带雨伞、饱带干粮的意识与行为。
]二、多大的鱼就翻多大的浪;父亲一生最喜欢捕鱼,并且是一把好手,无论是钓鱼、网鱼或者是摸鱼,反正只要是与捕鱼有关的,他都非常擅长,小的时候生活困苦,幸亏有父亲时不时弄到鱼给我们改善生活,在和父亲一起弄鱼的过程中,他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多大的鱼就翻多大的浪。刚听到这句话时,我对此的感知的是:这可能是父亲捕鱼的诀窍,通过看浪去判断鱼的大小与位置,从而更准确地去完成捕捉。后来才渐渐懂得:是应该有自知之明!做人做事要务实,自己有几斤几两,心里要有数,对自己要有准确的定位,既不要自我膨胀、好高骛远,也不要自轻自贱、自我否定,也就是要活得笃定、从容,既有自我改变、自我奋斗的努力,也有知足常乐的坦然;该展现自己的时候要有展现的实力与态度,当然是与实力相匹配的适当绽放,而不是偏安一隅的内卷。
三、富不张狂、穷不倒志;身在农村,小的时候物质匮乏,一直深陷穷苦的泥沼,感觉父母一直就是凭双手在与生活这头怪兽搏斗,虽然那时周边贫富悬殊都不大,当然这可能与我们生活的半径太小,信息来源有限,对外面的世界的感知只是停留有限的范围之内。我的教育更多的是来自于父辈所给予的言传身教,即使那时对贫富的感知度低,但父亲经常告诉我的就是:富不张狂,穷不倒志!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的世事多了,慢慢地懂得了父亲说这句话背后的哲理。也许是父亲见过了世事沧桑,对生活有更多的感悟,他是在用他总结的生活真相告诉我一种正确的生活态度、特别是对待财富的态度:在拥有财富的时候不要张狂,不要得瑟,不要做伤天害理的事,不要做有违人伦道德的事,就是不要为富不仕,对财富需要有正确的驾驭能力,否则就会失去财富。如果眼下贫穷,那只是当下,但不要失去改变境遇的志气,也就是不能心穷,如果是心穷的话那就可能真的要穷一辈子了,也就是要有自我改变的勇气和想法,而不是不战而降成为生活的败将。另外还有一种意思就是在面对条件比我们优越的人时,需要有自信自尊自爱的那种骨气,而不是总是自卑而矮人半截,这种信念一直伴随着我的童年和少年时期,原来是父亲用他的羽翼为我们撑起一方天空,给了我们足够的安全感,来面对世间的风雨。
总说父爱如山,情深言浅。随着年岁渐长,对父亲的爱有了更多深层次的理解,他教会给我的也不仅仅只是以上三句话,但就是这些朴素的道理,让我有了前行的底气和信念。今天是父亲节,遥祝身在老家的父母和岳父母身体安康,也祝天下的父亲节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