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这一章节的时候,不可避免的想到现在我们最常用来接受外界信息的工具:微信,或者更确切的说是朋友圈和公众号!
犹记得刚开始接触微信的时候,有强迫症的我见不得任何一个红点,一条未读提示,于是不管信息与我而言有无用处,通通略读。结果便是老话说的:样样通,样样松。
于是慢慢的学会过滤,学会分主次,学会分先后。读了《必然》的过滤,理解的层次更深刻了一步。在我们自我过滤接受的信息中已然有一部分是被过滤掉的。那些云端、后台、程序帮助我们提取自身的独特点,呈现给我们的是符合我们个性或是观念的信息流。
实际上这一点在现在的淘宝上就可见一二。接触电商的人都知道“千人千面”是淘宝推出的新鲜事物,从某种程度上也是在帮我们过滤信息。所以两相佐证,可以知道一个事实,马云确实看的比较远。
我想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过滤的意义在于将有限的注意力放到更有价值的信息获取上才是最重要的。至于这个价值的高低取决于个体的不同认知。
注意力是唯一稀缺的资源,每个人即使不睡觉也都只有24小时的注意力,它不会因任何事产生总量的增加。将来的世界,谁能获取更多的注意力,谁就会笑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