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行为心理学中有解释:孩子爱问为什么是有好奇心的表现。而好奇心呢,也正是孩子学习的内驱力之一,可以帮他们主动去探求知识。
英国心理学家洛克认为:“儿童的好奇心是一种追求知识的欲望,是自然界赋予他们去除无知的工具。”
爱因斯坦也说过:“好奇心是科学工作者产生无穷的毅力和耐心的源泉。”
爱问问题,有好奇心是孩子们的天性,那么为什么有些孩子不喜欢问呢?有这么几个原因:
一、孩子之前问过,但是没有得到回应。
可能是得不到大人的回答,或者是回答没有耐心,又或者是被指责过,后来索性就不问了。这个原因比较普遍,因为很多时候正是大人们忽视了孩子们的提问。
二、阅读输入较少,获取到知识的途径太少。
因为书籍能够很好地扩展孩子们的视野,他们会从中学到很多原来不知道的东西,书里的内容也会引发他们的好奇。
如果孩子不怎么看书的话,那么他们的认知绝大部分是来自于周边的人或环境。
当这个环境是一个不怎么喜欢好奇心的环境时,孩子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同样的影响,变得没有好奇心。
那么爸爸妈妈们应该如何保护或者激发孩子们的这种好奇心呢?
1.鼓励孩子表达感觉
孩子们对身边的事物有感知的欲望,这是孩子的天性。他们会用手来触摸小动物,仔细听一下不同的车发出的声音,或者能够嗅到各种食物的不同香味。
当孩子们表现出了新奇、开心的感觉时,爸爸妈妈们可以主动询问他们的感觉。
比如这两个菜吃起来有什么不一样吗?你听到警车的声音有什么样的感觉呀?你为什么喜欢这首儿歌呀?你觉得我们为什么要吃饭呀?
鼓励孩子们把当下自己真实的感觉表达出来,他们就会发现,哦,原来不同的东西之间有区别,原来身边的事情这么好玩呀!
2.陪孩子多读书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孩子的阅读习惯可以从小培养。他们产生阅读兴趣之后,对知识或者事情的好奇心会更加强烈。
家长可以给孩子打造一个处处有书的环境,在餐桌上、沙发上、床头不妨都放上孩子爱看的书,这样他们能随时拿起来看。
另外呢,可以营造一个爱看书的家庭氛围,比如爸爸妈妈下班回到家后,陪孩子看一会书,或者固定地每天睡前陪孩子读书半个小时,一家人一起感受书的乐趣。
慢慢地,孩子就会觉得书籍是生活的一部分,跟吃饭、喝水一样不可或缺。
当家长无法解答孩子的问题时,也可以让他们去书中找答案。这样,既保护了求知欲,也可以培养他们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3.耐心倾听,给予肯定
当孩子问我们问题时,最重要的是要认真倾听,并且给予肯定。
有时候,爸爸妈可能会被各种问题问烦了,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这种情绪孩子是可以感觉到的。所以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对孩子的问题有耐心。
爸爸妈妈可以这么回答:“你这个问题提得真好,我都没想到”“你能想到这一点很棒,你真有想法”。
这样不仅可以保护孩子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还能够让他们觉得受重视,他们以后才愿意继续问问题。
4.跟孩子一起寻找答案
对于孩子提出的有些问题,爸爸妈妈可能回答不上来,这很正常,不用觉得不好意思。
回答的时候,不要含糊其辞或者装作知道,因为很有可能给孩子灌输错误的观点。
可以这么做,先回答“问得好,我们一起去找答案吧!”
然后跟孩子一起,去网络上或者书上等各种资料上去寻找,还可以引导孩子从周边的事物中寻找答案。
这样一来,爸爸妈妈也给孩子树立了一个榜样,让他们知道有问题了可以去搜寻解决方法。
总之,当孩子提问时,意味着他们的求知欲开始萌芽。提问是思考的开始,思考能够帮助孩子提升逻辑能力和认知能力。
《孩子如何思考》这本书中说“孩子问为什么,是他们的天性。通过问为什么,他们来开发自己的心智系统,以便以后更高效的工作和生活。”
如果父母不回应孩子的问题,会阻碍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会降低他们探索新知识的内驱力。
如果父母能重视孩子的每一次提问,引导他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孩子就能够不断扩展视野,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有了继续探索新事物的欲望。
因此,如果你家有个爱提问的孩子,要认真回应孩子的问题,因为一次提问,就是一次思考的开始,一个增长知识的开始。
如果你家有个不爱提问的孩子,也不要担心,按照上面说到的方法,去引导孩子,多多阅读,相信你一定可以激发起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