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作名: Professor Chandra Follows His Bliss
内容简介:
钱德拉,是英国知名的经济学教授,也是个怪老头,对他来说,今天本该是光鲜亮丽的一天。
诺贝尔经济学奖即将公布,他是最有希望获奖的人,但生活似乎跟他开了个天大的玩笑:他在欢呼中落选,还被一辆自 行 车撞进了医院……
繁忙的工作、古怪专横的个性,让钱德拉教授与妻儿渐行渐远。在人生的这个艰难时刻,身边空无一人,他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孤独。
他脑海中的声音在说:“钱德拉,你是个不可救药的失败者。你把你的生活搞砸了……作为一名经济学家、一位父亲、一个丈夫。你也许最好死了算了。你的生活没有价值。”
作者简介 :
拉杰夫•巴卢 (Rajeev Balasubramanyam)
英国作家,毕业于牛津大学,后获得剑桥大学硕士学位和兰卡斯特大学创意写作博士学位。他曾在印度、英国、中国居住过,还是中国香港大学的研究学者。
2004年,他被授予35岁英国作家克拉丽莎卢卡奖。
2019年,《 钱德拉教授想做一个幸福的人》在英国出版后,鼓舞了很多读者。他们爱上了这个怪老头钱德拉,并亲切地称这本书为“年度幸福之书”。
拉杰夫希望读者读完这部小说,“能够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重新燃起对生活的热情和希望,并停下了思考:什么才是自己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事情”。
精彩书评:
壹:短评
# 我们在书里找到了自己的影子。读过这本书才知道,碰到了人生的种种困境,愤怒、自责、痛苦,这是没有用的。要选择不断地自省,接纳自己、包容他人,学会珍惜平凡中的点点滴滴,敞开自己的心扉去包容、去接纳,我想生活一定会走向更好吧。
# 遇到爱の人 人生一起虚度 一起柴米油盐诗酒花🍶🌸 工作之余👩🏻💻🧑💻 一定要留时间给家人 享受平凡生活の小幸福 人生再长长不过四季🍂🌱 生命再短三餐也有意义 你再平凡也有家人陪你💞 周国平先生写得真好: “珍惜平凡的幸福这是一种人生觉悟🍏 一个人如果在他天天过的日子里找不到幸福,那么,我可以断言,他去哪里也不会找到。”
# 谁不想呢。朋友推荐的时候说是一个好故事,果然是
# 很喜欢那些关于古怪的人、乖戾的人、暴躁的灵魂的书。也许因为我也是个脾气暴躁的人......
贰:
钱德拉教授想做一个幸福的人,真的太难了。一开始我看错了题目,以为是《钱德拉教授是个幸福的人》,虽然是相差了一两个字,可却是完全不一样的意义。我看着看着,这个教授怎么会觉得幸福呢?再回首,原来“他”想做一个幸福的人。
幸福的人都是幸福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我们细数一下钱德拉教授的各种不幸。
一、开篇做着美梦,现实却打脸。钱德拉教授幻想着自己可以得到诺贝尔奖,也不是那么不切实际,因为他自身是有这个实力的。然而,一觉醒来却发现自己并没有获奖。虽然很平静,可是很伤心难过吧!一方面他年纪大了,再不获奖就没有机会了;另一方面,获奖的人在他眼中并没有比他自己好很多。他走在外面,沿途的风景黯然失色,路过的人各种各样的安慰,但是内心的创伤已经无法磨灭,他直接心灰意冷了,有些气急败坏的样子,消极了。
二、被自行车撞了。一次偶然的机会,偶然地走在路上,偶然地被一辆自行车撞了。当时就感觉这个人都快不行了。一个也就是因为年纪大了,身体素质不行了,立马送医院检查,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他有好多病啊!刚刚才受到了诺贝尔奖的打击,立马又受到了一个打击,钱德勒可太难了。有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他以后的生活,他想着在弥留之际做点事情让自己圆满一些。
三、离婚以及家庭原因。钱德拉和妻子早就离婚了。在家里,钱德拉的作用就是ATM机,就是给妻子钱的。他整个人的一心都扑在工作上。在他看来,女性无所谓工作不工作,男性是来工作养女性的。这是他的利己主义,自私。一心在工作上的他冷落了妻子,两人早就是貌合神离了。一次机会,他们两个人还是分开了。他的女儿也不理他,独自一个人搬到外面去生活了。他女儿觉得,你既然能一心工作,对她而言,在家里跟在外面有什么区别呢。他的一种大男子主义让原本挺好的一个家庭分崩离析了。
纵观全局,钱德拉有这样的情况,也是来源于他自己的原生家庭。小时候,他做不好事情的时候,就会被父亲骂“笨蛋”“蠢死了”“这都不懂”“白痴”之类的话。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钱德拉就会潜移默化地被影响。他在对待他的子女方面也是这样的态度,或许是稍微收敛了一些。可能是一个家庭的缘故,在这种所谓的“冷嘲热讽”中,子女都过得挺好的。
习惯了就无所谓了,爸爸还是爱你们的。
钱德拉教授与自己的儿子。一开始,他看不上他的儿子,觉得他的儿子完全是在鬼扯,然而,随着和儿子的聊天,渐渐地发现——如果一个人能坚持自己的东西也是一种幸福。 如果受到创伤的人,每天都能收到肯定,那么他的心态也会变好的。虽然是有好的理念,不过钱德拉还是从外貌上觉得他的儿子是孤独的。虽然理念是相悖的,但是钱德拉还是爱着他的儿子。爱是相互的。
他一直在寻找他的女儿。他的女儿终于因为出事两个人相遇了。钱德拉想趁着这次机会,好好珍惜与女儿在一起的时光。女儿被送到寺庙里静养。一段时间之后,迎来了钱德拉70岁的生日。他收到了来自各方的祝福,也对生活渐渐地淡然处之了。
书看完了,内容发人深省。钱德拉教授说到底还是很幸福的,他和他的儿女一起。他对诺贝尔奖的淡然,他对婚姻关系一种新的理解。婚姻关系是肯定会影响儿女的感官的,儿女的一些行为也会因此改变,很多人都不在乎,直到出事了才追悔莫及。获奖的人必然是心态好,充满爱的一个人。
不必过分地追名逐利,有时候,幸福在不经意间来敲门。
叁:
故事的开展很有趣。钱德拉教授,一位经济家学正在为自己即将得到诺贝尔经济学奖而精心准备演讲稿。
不过,最后结果让人出乎意外又在意料当中。这前后的给人带来了强烈的差距,让人不禁捧腹大笑。
钱德拉教授的性格与过往的经历也随着故事揭开帷幕。
作品一开始埋了一条线是钱德勒教授和自己女儿达拉之间的矛盾,通过钱德拉教授不断想通过身边的人联系达拉却不了了之,让我一直非常好奇的观望了一下去。
钱德拉教授是一个不懂得去沟通、讨厌迎合别人的人,这就导致了他在工作上与自己学生、婚姻上与自己老、家庭上与自己孩,无法交流。
在学生方面,钱德拉教授即使心中有多鄙视、厌恶某些三观不正的学生也是在心中吐槽,也不知道为什么听他吐槽,我真的觉得爽极了,因为说的太对了!
在婚姻方面,由于太投入自己的工作无法时刻顾及家庭,导致了珍妮给自己带了个绿帽。
在家庭方面,与孩子们欠缺沟通,与女儿达拉政治不合、与儿子苏尼经济学术争执,导致了每一次见面的不愉快。
无论是在哪一方面,钱德拉都遭受到了重重打击,更在失去诺贝尔经济学奖当天遇到了车祸(好吧,自行车)。
钱德拉教授开始反省自己。
通过休假参加了一个培训课,其实也是冥想课。让自己能接触到更多的人和事,而不仅仅是一堆学生和狭小的办公室。冥想课里的每一个人都背负着自己的伤痛,让钱德拉教授开始意识到自己问题并没有这么难解决。
他开始反省自己问题,尝试去与自己前妻珍妮相处,让自己以最正常的情绪下面对珍妮的新丈夫。甚至跑去香港找自己儿子苏尼,参观自己之前不理解儿子工作的场所。还与达拉见面,并真诚相待。
钱德拉教授或许不是一个好丈夫也不是一个好爸爸,但他及时刹车找到了曾经幸福的状态。
作者对钱德拉教授的性格解剖的非常细致,让钱德勒教授成为了一个具有多面性的人物,而并非是扁平人物。
在剧情发展中,一件又一件的事接踵而来,让人感受到了节奏的紧凑,一环扣一环,并且每个环节都有自己的转借点。
在其他人物中,不论是珍妮的新丈夫还是孩子们,都有属于自己的伤心事,可那些看似过不去的坎,早就在时间的推移中慢慢跨过。
钱德拉是个可爱的人,他值得拥有快乐的生活,就像是书中所说的“你的人生是一件美妙的礼物”。
肆:
看完这本书,脑海中立即想到了一部电影《人生遥控器》
钱德拉和书里的主角迈克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只不过电影讲的是迈克的一场梦,苏醒之后迈克意识到家人的重要性,从此就“家人优先”
父母与孩子的代沟
现在很流行的一句话,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在谈到自己的工作或想做什么时,可能我们的父母会首推老师,银行职员,公务员之类的,确实都是些收入稳定,薪资也好的工作。可我们究竟喜不喜欢呢,现在这个社会是多元化的社会,抖音达人,美妆博主,电竞游戏,只要是自己喜欢的事,坚持做总会做出个名堂。可有些父母就是不理解,就像书里的大儿子苏尼一样,苏尼在心理学领域很成功,钱德拉就是不理解,不知道他研究的是什么。
就因为我拥有一种与你不同的见解,那并不意味着我没有长大,爸爸,长大不意味着要成为你那样的人。
原生家庭的影响
不知道国外的教授可以直呼学生白痴,笨蛋…但是这本书幽默风趣,钱德拉总有一些“中肯”的话让人看了忍俊不禁。也不得不为钱德有这么个冷酷的父亲悲伤。父亲经常侮辱,谩骂他的一些话也被他“继承”了下来,想了下自己的童年,好像有那么一段时间也是从“你怎么那么笨,笨shi了”这里过来的,那时很气愤又受伤吧。
你习惯了别人的羞辱,于是你就去找人羞辱。你选择了你一直在试图摆脱的东西,因为你就知道它,因为在成长的过程中,你把蔑视和爱联系在了一起。
家人优先
电影和书本,都同样让我意识到生命不可重来,与家人相比,金钱不值一提。快乐与我们做了什么,是否成功无关。幸福是和爸妈一起坐在沙发上追的剧;是饭桌上的你一言我一语;
是妈妈每次都骂我不把东西放回原处…幸福是和家人相处的点点滴滴,我想这本书应该被现在的年轻人看到,在努力工作追求上进的同时,不要忘记家人的重要性。
钱德拉已经是一个幸福的人,我也准备好做一个很幸福的人了。
微Q同号:2802031363 公众号:pengdiary
本文章为有偿阅读:1元/篇 ,请自觉投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