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说的本质何在?
虚构:整个文章是虚构的。
人物:人物是小说的核心,小说是为了表现人物或者说表现人性。
叙事化的语言:它不同于诗歌韵律性的语言和话剧对话式的语言。
2、)关于课文叙写。其实,叙写作者已经表达完自己的写作意图,你叙写是接着作者的意图写吗?不是的话,那你的叙写意义何在?(我想,就以课文作为一个由头,锻炼学生的想象或者说推理等能力可以吗?)有待于思考。
3、)阅读应该是“适体阅读”,而不是“背体阅读”。文学作品不是科学文本,它尊崇感性,尊重审美,不尊崇理性,有感人至深的力量。
例子:朱自清的《背影》,《愚公移山》
文学作品,它有文学化的语言,而不是生活化的语言。春晚冯巩“我想死你们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琵琶行》不能用封建礼教的东西来绑架解读文学。琵琶女就是跟作者很像,借其来喻已。
语文素养的重要部分,学科规律,学科文体,这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4)同课异构,程老师觉得不恰当,我觉得可以好好思考一下
5)课堂地位,不是展示自己的才华,而是展示学生的才华,要善于隐藏自己。不要让学生崇拜自己,有意树立自己的形象,而要培养出让自己崇拜的学生。
你可以敬佩、欣赏某个老师,但不能崇拜,因为崇拜意味着没有自己。
6)课堂上老师的朗读。应该尊重学生的原始阅读,这是我们教学的起点和依据。适时师范读。但要注意先让学生读。
7·)最重要的,老师要有自己的教学作品。一定要多研究,多研读,有自己的代表作品。这样你才能成为“专家”,这是最有说服力的,不要千篇一律,机械重复。
孔乙己的叙事类型,为什么要用第一人称来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