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不写又是凌晨——第二天了。
自从参加一个写作群后,里面的消息满天飞,一不留神,就是上千条的未读消息。毕竟是付费的,而且群主也的确是有两把刷子的人,生怕遗漏重要内容,所以,即使有上千条的未读消息,我也会尽可能留出大块时间单独来阅读。所以这就会有一个场景:如果手头有事情要处理,即使看到很多未读消息也不敢点进去,因为生怕没时间把群消息看完整。
但二八法则大部分情况下都是适用的:两千条的未读消息,最多也就三四百条有价值的——其他都是插科打诨类毫无价值的口水内容。按理说,有20%的价值已经很不错了,哪里还有什么抱怨的理由。可问题是,找出这些有价值的内容,是需要花费时间的。以我现在大大小小刚好250个群来说,一天啥也别干了(也真够二百五的)。
这就验证了一句话: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你付出了金钱的成本,还要继续在信息的海洋里抓取对你有价值的内容——别人只管产生信息,你却要有快速而清晰的分辨能力,还要有随机转化、吸收的能力。
尽管作为主办方有责任打理好这个群,但我想我们这是第一期,应该算是他们的小白鼠吧?等到他们知道怎么更好的玩,我们也应该结束了。而这个过程中还有人不断加入,陆续从200多一点到现在已经300多了。
如果时间的消耗是一种必须,也只有认了——只要是有价值的,只是性价比问题。但我今天把攒了三天的群消息看完后,我开始有一点点怀疑了:
1、或许主讲老师的积累太深厚,他很多的内容并不是可以完全理解,而且这种及其碎片化的内容,你也不能指望通过后期更加碎片化的内容来改善这个不能理解的局面,因为学员和老师的积累、差距不是一下子就可以解决的;
2、如果因为积累、人生阅历有所差距,进而产生怀疑的话,这是懦夫的表现,这对自己是不负责任的、不应该的,因为这本来就是你付费入群的目的:就是有差距,所以才要去学习的嘛。但如果因为价值观的原因,那就值得怀疑了。我是春节后上班前一天交费入的群,从第二节课程开始的。但是从第三节课开始,就开始大量的围绕圣经开始分享,我非常相信圣经的美和她的意义与价值,毕竟我老家有家族的人在这方面还很有影响。但我不太能够接受动不动就拿出圣经里的语句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他们的价值观——群里面叽叽喳喳的也就那么几个人,每次看到这样的画面,我都有退群的冲动。
正如今天看到一位群友说的:我是来学习中文之美的,不是来接受你宗教信仰输出的,我们有那么多的中文古典文学,怎么就没见你系统分析过?
可惜那是三天前的消息了,否则我当时一定给他点个赞。而且我发现那个人似乎已经退群了。
诚然,学习本就是采集众家所长的过程,通过圣经学习中文之美也未尝不可,但我觉得总要有个度。我们的母语是中文,非要通过舶来品分析我们的美,岂不是多此一举?用母语分析母语,不是更容易发现母语之美吗?但我并不排斥多角度学习,还是度的问题。
而且最重要的是,你不能因为自己功底深厚,就自顾自的自嗨:虽然费用也不高,但你依然要对学员负责,尽可能兼顾到不同程度的学员:不同的写作功底、不同的宗教信仰等。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总是容易自嗨。
或许我的判断为时过早,毕竟这是一年的课程,36堂课程也才算是开了个头。而且在招生说明里也清楚的提到会有对圣经等西方文学的解读。
既然这样,那就各取所需吧。毕竟已经付费了,对于自己不喜欢的,自动屏蔽即可;不理解的,不屏蔽也没有意义。那就只关注自己喜欢的、可以理解的、刚好需要的。而对于最近群助理没有汇总每次的分享内容,也的确可能是他们疏忽了,但我有看到有人自己整理了一份,但我想那可能是不完整的,可有人整理,总比没有好。
各取所需吧。尽可能发现生活中的美,高性价比的事情也只能靠运气了。
在中文之美上继续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