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第一天,三大指数窄幅震荡收跌,上证指数最终以微跌2.42点收盘,但是市场的感官对于绝大多数投资者来说,简直就是泰山压顶式的走势,市场的情绪很悲观。
之前我和大家说过一次,在市场里其实我们真正能够赚到的钱就只有两种:一种是企业业绩或者经营超预期的增长,或者是行业的景气度超预期的增长所带来的价值重估所导致的差价!还有一种就是资金不断流入带来的非理性的溢价。
这中间就涉及到两个东西了,一个是怎么去认知企业的业绩或者经营超预期,是等待每个季度的报告吗?显然不是!是等待具体数据上面的转变吗?也显然不是!这里面涉及到的就是认知的问题了。
就是你对于一个行业的认知,而这种认知一定要在行业前面,甚至说这种认知要在绝大多数人意识到之前,才能够在相对较低的价格,一个绝大多数人认知偏差多导致的低估的价格买到足够的筹码或者足够的股份,才能够在之后行业或者上市公司发生转变的时候赚取到这个认知所带来的差价!
而另外一个就比较简单了,那就是资金的流入是具有延续性和趋势性的,从而大量的资金流入之后,会形成价格走势上的趋势形态,这种趋势形态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除非资金的大量撤退,超越买入的数字,非理性热情消退或者是市场的非理性溢价被突发事件冲击(主要是监管)导致非理性的热情消退,从而才会导致趋势的转变,所以趋势的差价大家都见到过,但是很多人就是因为趋势的非理性溢价的时候,被吸引,然后高位接盘了!
所以,在市场里要赚钱,要么你对于某个或者某几个行业的认知超越一般人,要么就是你对于趋势的理解超越一般人,否则,人云亦云,很容易莫名其妙的就被市场蹂躏了。
就好像今天的市场,大家都觉得今天是个好日子,都觉得今天应该大涨,事实上从指数上来看,今天并没有下跌多少,仅仅2.42个点,这是个人人都能接受的结果,这意味着当前指数的趋势其实并没有发生巨大的改变,也说明了,当前的市场其实尚且处于健康的状态,因为市场的成交额变化不大(今天依旧是万亿成交),边际风险也不大(仅有20家跌停,却有68家涨停),如果就按照这样子来看,我们会说今天的市场没有任何的问题,就是一个低于预期的震荡行情。
但是我们买入的标的不是上证指数,我们做的买卖也不是挣去上证指数的差价,所以我们就算是知道大盘的趋势并没有变化,还处于震荡上行的周期里,但是今天依旧会有悲观的言论出现,因为今天涨跌比变了。
涨跌比是全市场上涨家数和下跌家数的比值,这是最直观的反应了市场的热度以及赚钱效应的比值。
对的,今天1100家上涨,3166家下跌,全市场的涨跌比大约是1:3左右,也就是今天你有75%的概率是下跌的,而下跌1%-5%的上市公司达到了2088家,接近一半!有一半的概率今天的收益跌了1%-5%。
这才是事实,很多人在抱怨,在唱衰股市的时候,事实上根本不关注这些,只是自己情感的宣泄,这是没有意义的,我们要知道市场发生了什么,到底是个什么状态,这样子才能够真正的理性的面对市场。
就好像今天军工和券商出现了回调,很多人很悲观,今天其实我在这两个板块明显的看到有很多的割肉盘在杀跌,这就是对于这个行业这个上市公司近期的股价失去了信心了,这个失去信心的主要原因就是预期差。
之前脑子里充满了今天暴涨100点,想象着自己的券商或者军工可能都已经涨停了,结果因为绝大多数人都是这么想的,幻想的越多,幻想的人越多,这两个行业的非理性预期就越高,而这个高预期在今天开奖的日子,没有兑现,原来的幻想破灭了,于是乎悲观的情绪就转变为非理性的情绪上来了。
那么事实是什么样子的呢?以券商为例,目前看到券商上半年的业绩都是增长的,而现在还是在万亿成交的延续性行情中,那么券商作为一个以赚取佣金和保荐上市公司上市的服务费再加上自己本身可以做一些自有资金的投资,实现的综合利润,这里面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股市好,券商赚的就多。
那么问题来了,现在的股市很差吗?趋势很差吗?还是IPO减少了?貌似都没有,如果这些都没有出现的时候,股价出现了非理性的下跌,这到底是机会还是风险呢?
所以,这个七月一开始市场就在给我们上课,今天我的净值也是下跌的,但是对于我而言,我是做中长线的周期性反转的,我很清晰的知道,短期的波动中带有大量的非理性波动,所以,我根本不care当前的这个波动。
希望,每位投资者都要清楚,在资本市场中,只有时刻保持着理性和清醒,不要被情绪波动带了自己的节奏,才能够在市场中赚取到真实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