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个朋友分享了她家里发生的一件小事给我。
她给我这样诉说她的故事:
前不久,我的婆婆在网上买了一些水果。后来水果到了,她就在我们的家人微信群里发信息,请爸爸把到的苹果的包裹取回,并带一些苹果给我们。我在群里看见了内心非常感激。
为了表达对两位老人的感激,我就在群里@了爸妈,并说了谢谢。
没想到后来,婆婆却生气了。我开始不明白。然后就问她为什么?婆婆跟我说是我直呼了她的名字。我这时才发现妈妈的微信名就是她的本名,所以我去@了她之后,就显示出了她的名字。婆婆认为我不尊重她,所以不开心。
我的本意是出于一种尊重和感谢,但是没想到会造成这样的结果。我当时的处理方式是先跟妈解释。然后也表示如果她不喜欢这种方式,我以后就不再用这种方式了。但是。妈妈似乎还是没有消气儿。
听到这个故事,朋友,你会怎么想呢?
我这位朋友很孝顺,她没有什么错,而且她是表达对她婆婆的尊重和感激之情,才在微信群里@了她婆婆。她婆婆认为自己是长辈,看到儿媳妇直呼自己的名字,认为不礼貌。她去解释,她婆婆似乎也没消气。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当时她婆婆在气头上,她去解释,对方会认为是一种狡辩,于是不会原谅她。
那要怎么做呢?
从整个家庭场域出发,觉察到对方有情绪,可以先诚恳地道歉,在时机合适的时候再解释。
我们虽有尊重别人的心,如果没有洞察到对方的需求点,自己大意,做得不够细致,有时候会造成了别人的不愉快。
孟子曰:“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强调的就是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尊重他人,要善于站在对方的角度,推己及人。
一个人在与别人交往中,如果能很好的理解别人、尊重别人,那么他也会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
《中庸》提到“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这就是尊重的较高境界。
再给大家举个例子。
我的一个朋友组织了一次大型活动。
活动当天,好些领导都到现场来检查工作。因为有大领导到场,表现出对领导的尊重是合情合理的。现场参与活动执行的很多人,都希望趁此机会去和大领导合影。
那天,他们还邀请了一名科学博士后到场给大家开展科普讲座。大家都没有想到去和这位科研人员合影。
感觉大家都是争相围着领导合影,这样我们的科研人员在现场有得到充分的尊重吗?
所以在活动快结束时,那位博士快离开时,我的朋友作为组织者主动去找博士合影,那位博士也感受到自己被尊重而欣喜。
这样,主办方在最后补了一个漏,让科研人员感觉到被尊重。
从以上两个案例可以看出。我们尊重他人着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在第一个案例中,在家庭场域中,我们习以为常地按照我们常规的思维去说话做事,而没有顾及到对方真正的需求。在第二个案例中,大家争相与领导合影是众人的想法,却忽视了科研人员也值得我们尊敬,要给科研人员足够的尊重。
尊重他人谁都会说,在实际的工作生活中,我们还需要用点心,体察别人背后的真正需求,让别人感觉舒服。
我们在与人相处前最好了解一下别人的兴趣爱好、性情、人生经历、心理承受能力在哪个段位,用对方喜欢的方式去尊重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