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齐白石
中国近代画家
齐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饿叟、借山吟馆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祖籍安徽宿州砀山[1],生于湖南长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历任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务。
早年曾为木工,后以卖画为生,五十七岁后定居北京。[2]1955年获世界和平理事会颁发的国际和平奖,成为唯一获此殊荣的中国人;1957年9月16日,在北京医院病逝。齐白石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笔墨雄浑滋润,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书工篆隶,取法于秦汉碑版,行书饶古拙之趣,篆刻自成一家,善写诗文;代表作有
,著有《白石诗草》《白石老人自述》等。
齐白石弟子中著名的有李苦禅、李可染、王雪涛、王漱石、王铸九等,三子齐子如、戏剧大师梅兰芳、评剧名家新凤霞也是他的弟子。
二、王一亭(1867年12月4日-1938年11月13日),原名王震,以字行,字一亭、苦行头陀,号梅花馆主、海云楼主、白龙山人,法名觉器,生于上海周浦,祖籍浙江吴兴,清末民国时期书画家、实业家、社会活动家。
王一亭于1911年参与上海反清起义,任沪军都督府商务总长;20世纪20年代初参与发起募捐、筹资建造浦东医院;1932年,参加了中国画会。[1]王一亭的著作有《白龙山人画集》《王一亭选集》《王一亭题画诗选集》等,[3]工书画,擅人物、花鸟、走兽、山水,以佛像为佳。笔墨劲利,气势雄浑,醇茂中寓以虚灵。[4]1938年11月13日,王一亭病逝,享年72岁。
王一亭最早师从徐小仓,后拜师任颐,深交吴昌硕等。
1910年,王加入中国同盟会,负责上海地区的财务工作。辛亥革命爆发后,王任上海都督府交通部部长、农工商部部长、中国国民党上海支部部长等职,同时拜吴昌硕为师,资助其到上海售画。
1913年,因资助二次革命,一度被袁世凯通缉。 1920年,王在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访问上海期间,亲自宴请爱因斯坦夫妇。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王毅然辞去日清公司总代理之职,又出面组织画家“艺术救国”,义卖自己的书画作品为东北抗日义勇军募捐。
三、赵云壑
赵云壑(1874 -1955),江苏苏州人。字子云,原名龙,改名起;号铁汉、壑山樵子、云壑子、壑道人,晚号壑叟、秃翁、半秃老人、秃尊者、泉梅老人。斋名有:日畊心草堂、十泉十梅之居、云起楼、还读楼。另有春晖草堂、思寒斋、无休庵等。赵子云初学画于任预、顾沄,后师从吴昌硕,尽弃前学,遂成名,为吴昌硕高足。后移居上海,为『海上题襟馆』常任理事,海上书画联合会会员。
善绘花卉,山水,兼擅篆刻,亦能草书。
书、画、篆刻皆得吴昌硕之神韵而不徒袭其貌,博采徐渭、石涛、石溪、八大山人之法,是以画益豪迈,声誉日隆。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聘为苏州文史馆馆员。
褚德彝称:“云壑书画,得吴昌硕之真传”。
吴昌硕赞曰:“子云作画,信笔疾书,如素师作草,如公孙大娘舞剑器,一本性情,不加修饰”。
四、陈师曾
中国美术家、艺术教育家
陈师曾(1876年3月12日-1923年9月17日),原名衡恪,字师曾,号朽道人、槐堂,江西修水人,1902东渡日本留学,著名美术家、艺术教育家。
陈师曾于1913年赴长沙第一师范任课,后至北京任编审员之职。先后兼任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京美术专门学校教授。陈师曾的代表作《文人画之价值》,是20世纪以理论形式肯定中国文人画的第一人。主张“中西融合””固本出新”“承上启下”“继往开来”,这种画学思想在五四之前是难能可贵的,也是超前的。1923年9月为奔母丧回南京,不幸染病逝世,终年仅47岁。
五、陈半丁
陈半丁(1876年5月14日-1970年1月29日),名年,字静山,号半丁,出生于浙江绍兴柯桥镇,20世纪早期中国画的教育家之一,近现代学院中国画教育最早的教授之一,曾任北京中国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等。
1917年陈半丁与齐白石成为至交,1918年在国立北京艺术专科学校任教授,1920年陈半丁参与了国画学研究会,1926年陈半丁成为“京派”重要的奠基人,1956年在北京举办个人展览。陈半丁擅画花卉、山水、人物、走兽,其作品笔墨苍润朴拙、色彩鲜丽,形象简练概括,讲求诗书画印的相互作用,主要作品有《花鸟》《和平永好》《水仙天竹图》等。1970年1月29日,陈半丁在北京因病去世。
陈半丁师从吴昌硕,至交是齐白石,与陈师曾并称“二陈”。
六、李苦李
中国书画家
李苦李(1877.7.11~1929.7.28),名祯,字晓湖,别号苦李,以号行,祖籍绍兴,其祖镜湖公作客江西,定居南昌,先生亦生于此。幼年丧父,家境贫困,却酷爱书画篆刻艺术,常向邑中藏家借阅书籍,学乃大进。1904年应友人诸贞壮约,去南通翰墨林书局,初为会计,后任经理。由于他为人敦厚朴实,坦诚谦和,寓所西园便成了当地文人墨客雅集的场所。先生生于南昌之西园,壮年居于南通西园,最后殁于上海西园寺,地皆西园,亦一奇事。
李苦李
李先生早年学习工笔,亦能山水、人物、花卉。后师法青藤、扬州八家与赵撝叔。尤擅画松,虬枝苍干,状屈曲若腾攫,间以怪石,崭然崚嶒,与先生高旷兀岸之性相副。杂绘花卉虫鸟之属,应物象形,染墨博采,媚萼嘉果,雨润而露鲜。潜鳞翔羽,罔弗合乎天机。偶为山水,创志构境,水光云影,悉粲呈纸上,令人意远。 先生于书法,仅临《峄山碑》小篆多至数十通;以篆书《说文解字叙》为日课,积存写本达数十册。楷书学钟王,行书学颜鲁公。 先生除擅长书画外,亦精篆刻,首开南通书画印的风气。四十岁后由诸壮贞引荐,曾从吴昌硕为师,艺术风格深受缶老影响。其篆刻从刀法、篆法、章法上都恪守缶师,先生印作,缶老曾有题跋:“观诸作俱见苦心,白文佳处已能达到。朱文宜加学力,封泥蜕本当时时玩之,必有进步,刻印只求平实,不求纤巧,巧则去古雅远矣,吾知苦李胸中必谓然也。”缶老此跋,诚对治印者的至理名言。此外缶老还为苦李书画作启介绍:“苦李老弟以事来炉,出示近作,绘事笔意卓绝,设色高雅合乎古法。超以象外,是人之所最难能也,而苦李能之,真异军特起者……”观缶老此启,于苦李书画爱戴有加。 先生从不自满,见人有一技之长,辄称誉不止。对后辈来求教者,皆循循诱导,诲人不倦。生平交往多直谅之友,与陈师曾交谊尤笃,两人皆先后问业于吴缶老,艺术风格均深受缶老影响。师曾逝世后,先生痛良友之失,惋惜不已,乃刻“木头老子”一印,并跋曰:“甲子(1924年)长至日读故友陈师曾印集,鼓兴刻数石。师曾即世所称朽道人,治印后余十五年,其所成就几与缶翁方驾,而余有望尘莫及之叹,刻此志愧。”其虚怀若谷,令人钦佩。
七、朱屺瞻
中国画家
朱屺瞻(1892年-1996年),名增钧,号起哉,斋名有梅花草堂、癖斯居等,出生于江苏太仓浏河镇,毕业于川端美术学校,画家。
朱屺瞻1933年出资营造新华艺专绘画研究所,1936年与徐悲鸿、汪亚尘等创办“默社画会”,1980年赴美国访问于纽约、休斯敦等地讲学。1995年2月朱屺瞻在大英博物馆举办朱屺瞻艺术作品展。主要作品有《癖斯居画谭》《朱屺瞻画集》《朱屺瞻百岁画集》等。其所作笔墨雄劲朴拙,气势磅礴,设色浓丽而不失华滋,名重四海,是首届上海文学艺术突出贡献奖获得者。朱屺瞻1996年逝世。
人物简介
朱屺瞻先生(1892-1996)清光绪十八年五月初二生于江苏太仓浏河新镇,名增钧,号起哉、二瞻老民。斋名:梅花草堂、癖斯居、养菖蒲室、修竹吾庐。祖父长熠公,字湘舟。业商,有儒行,性沉默,设集善堂,立七义祠,于乡里多善举。父亲朱大坤,克承祖业经营酱园,一生亦乐善好施。母施氏,浏河镇儒商施莲史之女。系我国著名的寿星画家,画坛的一代宗师。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上海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西泠印社顾问、上海大学教授等职。
出版有《朱屺瞻画集》、《癖斯居画谈》、《朱屺瞻画选》等。
2
人物生平
先生八岁时丧母。父为其聘秀才童颂禺为塾师,在新镇老宅家塾馆修竹吾庐内读书。童塾师多才艺,每于馆课之暇,画兰竹以挥洒自娱,先生耳濡目染,逐自习作画。先生与其母感情独深,每当思念,啼泣不止。童塾师为之黯然,抚其头顶口诵《诗经·魏风》云:“涉彼屺兮,瞻望母兮!”于是为先生更名屺瞻。之后,于家塾苦心读书,学画不辍。约在抗战胜利后,又自号“起哉”十四岁时,先生得舅父支持,入宝山县学堂读书。其间常作画给上海《时报》投稿。十七岁时,先生毕业于宝山县学堂,考入上海实业学校(上海交通大学前身)。亲得校监即校长、著名国学家唐文治的教益。其间,先生于学习课程之处,仍不断自习作画。唐大师谆谆告诫:“习字作画,点划皆须着力,切忌浮滑。”为日后显示用命于画坛念念不忘旨要。
先生从八九岁起开始学画,一生对艺术追求近一个世纪。他在《癖斯居画谭》里说“多年来,余总以‘独’,‘力’,‘简’三字自求。‘独’者,即忠于自己的面目,不依门户;‘力’者,凝神静气,奋笔挥洒,也蕴涵作者的思想深度,即‘心力’;‘简’者,即画面练洁,简约,不受世俗束缚,不执着,不粘带”突击作品的“灵合”,“透脱”。体现显示永不疲倦的追求精神,先生那谦和,豁达,勤奋的美德是世所公认的。他从来不认为自己的画比别人好,也从来没有满意过一张自己的画。他总是谦虚的说:“我画不来,瞎塌塌(意:乱画)。”他不因名高而自封,不因年长而自大,也不为荣誉而陶醉。先生经历里百余年激荡变化的社会风云,对社会主义国家,对中国共产党有深厚的感情。他常说:“从前画画为一口饭吃,今天画画为艺术,为国家创造精神财富。从前的生活都没有像今天这样安稳,共产党好。”1991年5月4日,100岁的艺术大师朱屺瞻,由中共上海市文化局委员会批准,被吸收入党,成为全国年龄最大的一位新党员。他在党旗下这样说:“白天唯有赤心存,坚定不移跟党走。这是我一生最庄严最重要的选择。”1996年4月20日,先生之病因不治而平静的走了,但他的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