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条件养育》读书笔记|小孩子最不需要的告知
本周学习的书目是《无条件养育》,本章题目为《第10章孩子的视角》。
01 两个问题孰轻孰重
我们如何才能让孩子快乐地成长?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如何才能让孩子关心别人是否快乐?
我们不应允许第一个问题盖过第二个问题,或者说,我们花在让孩子礼貌待人、举止恰当上的精力,不能多于帮助他们成为真正富有同情、品行端正的人。我们需要将焦点放在孩子的道德成长上。
02 “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又叫积极的社会行为,它是指人们表现出来的一些有益的行为。人们在共同的社会生活中经常会表现出类似这样的行为,比如帮助、分享、合作、安慰、捐赠、同情、关心、谦让、互助等,心理学家把这一类行为称为亲社会行为。
03 竞争抑制慷慨
许多研究结果显示,如果学生们能够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共同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他们会更加深入地思考。但学到的东西还不仅限于知识,他们还学会了帮助他人。合作是最基本的人性体验,会催生参与者对他人的善意视角。它会鼓励信任、体贴、开放的交流和最终的互惠互助。相比之下,在充满竞争或个人主义的氛围下抚养和教育孩子,不仅会剥夺孩子获得这些好处,实际上也极具破坏性。一组调查人员得出结论:“竞争会抑制对他人的慷慨,合作会催生这种慷慨,前者的破坏性要比后者的建设性更大。”
04 耐心阐述道理的好处
耐心地阐述道理,让我们一箭双雕。
首先,我们让孩子知道什么对我们来说更重要以及为什么;
其次,我们让孩子的头脑参与其中,帮助他们反思——甚至简直是搏斗——道德疑问。
讲道理增强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并向孩子明确:尽管我们想要影响孩子,但同时也想让他们自己思考。这些成果均见于调查研究:一旦长大成人,那些家长提供解释的孩子会比那些家长苛求服从的孩子更倾向于在关键时刻表现得大公无私,也会更倾向于参与政治活动和社会服务事业。
05 讨论胜于解释
告知胜于怒吼,解释胜于告知。现在让我们再补充一点:讨论胜于解释。学习任何东西(比如数学)不只是接受信息,人们不是被动接受灌输的容器;我们通过积极弄懂知识的内在来理解知识,学习数学如此,学习价值观亦然,无论怎样巧舌如簧地解释它们有多重要,我们也不太可能让孩子产生实现理想的责任感;如果他们不能将我们告诉他们的道理贯穿到他们的世界观里,孩子就没有理由继续做恰当的事。如果我们想让孩子成为有道德的人,而不是唯命是从的人,那就必须给予他们自己建立“公平”或“勇气”这些概念的机会。他们必须有能力在自己的体验和质疑中重新发明它们,(在我们的帮助下)琢磨出自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
一项研究结果发现,家长不止于单方面说教,而是与孩子进行对话,他们(不同年龄)的孩子都会发生最显著的道德成长。如果家长能够通过“征求孩子意见、提出明确问题、善于释义,并检查理解力”的方式给予孩子支持和鼓励,那么结果会最好。另一项调查发现,从更广义上来讲,被鼓励积极参与决定过程的孩子倾向于显露出较高的道德伦理水平。
06 提高儿童道德成长的关键性建议
- 关心他们
道德成长的根基在于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家长的所有指令和干预必须植根于温暖、安全和无条件爱的亲子关系里。
知道自己被爱的孩子,安全感更多,戒备感更少。因此他们倾向于更有勇气向别人伸出援手,包括那些与自己完全不同的人。 - 向他们展示道德生活
在站稳脚跟之前,孩子都在吸收着你的价值观。他们会从你那里学会如何成为一个人。如果他们看见你无动于衷地路过某个需要帮助的人,他们就会认定他人的痛苦与自己无关。但如果他们看见你向别人表露关心,甚至是陌生人,他们就会收获强大的道德功课。
我们还可以在孩子面前树立这样一个榜样:不是所有道德决定都易如反掌。 - 让他们练习
与观察同样重要的是,人们还通过实践学习。因此,我们应该给予孩子充分的机会帮助他人。让孩子负责照顾弟弟妹妹或是宠物,就是为他们提供了活生生的关心他人的课程。他们不仅听到了、看到了,也做到了,这也会引导他们将自己定义为乐于助人的人。 - 交谈
对家长来说,通常有两种基本手段取代滥施权力:爱和理智。理想的做法是两者结合,一个来源于内心,一个来源于头脑。
注重将孩子培养成举止正派的人的家长,会花费大量时间予以指导和解释。
我们需要建立明确的道德指南,清楚地表达我们期待什么,但尽量不使用强迫手段。
怒吼无法教习道德,甚至说教也无效。
07 基于自我利益的解释效果负面
除了解释的方式以外,我们还需要注意解释的内容。
有些家长的确采用解释,而非严厉威胁,但他们提供的理由最终还是会引发与惩罚相同的基本动机。“如果你让同学讨厌,就没有人想和你做朋友了。”“如果你推其他同学,总有一天也会有同学推你,甚至更糟。”这些家长也会同样解释为何帮助他人最终会让自己受益:“如果你给玛莎玩你的滑板车,或许她就会让你玩她的乐高玩具”,换句话说,别人会用你对待他的方式来对待你。
你看到问题所在了吗?这种方法根本不会让孩子真正关心他人,其催生的是利己主义的小聪明。一旦琢磨出免吃苦头的办法,有些孩子就禁不住做伤害他人的事,他们也会想——要是得不到回报干吗还要费心帮助他人。因此家长不仅要向孩子解释理由,还要以一种可以让孩子成长为道德个体的方式去解释,这些个体不会老是问:“这对我有什么好处?”
表扬孩子慷慨大方会让孩子将焦点放在我们对其行为的认可上,因此我们应该让孩子关注其行为对他所帮助的人产生的影响上。(“你让玛莎骑你的滑板车,她也会玩儿得很高兴,这会让她很快乐。”)孩子在做了伤害他人的事时,使用同样的方法也一样行得通,与其让他们将焦点放在我们的不认可上,我们不如温和地邀请他思考其行为对被伤害的人产生的影响上。我们可以对一个幼龄儿童说:“噢,不!看看麦克思的脸!他看起来很难过,是不是?还记得上周你摔倒时疼得大哭吗?恐怕那就是你给麦克思带来的感觉。你认为你能做点什么让他感觉好一点吗?”
我们使用语言的最佳方式就是帮助孩子看清帮助他人、不伤害他人的理由,并不是他们会从中得到什么,而是他们的行为会对他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换个方式说,只要我们强调的“后果”是那些孩子与之互动的人的体验,而非孩子自己的体验,那我就完全支持用“后果”去教导孩子。
08 “他人取向性”推理
许多研究人员追随马丁·霍夫曼,将这种方法称之为“他人取向性”推理或“诱导性”准则(因为孩子被诱导地思考其行为对他人产生的影响)。霍夫曼发现,母亲一贯使用这种方法的孩子会显露出“超前的道德成长”。后续的调查研究结果证实了这个发现,尽管有些心理学家认为这种诱导更适合高龄儿童,但一项研究发现其会帮助学龄前儿童更具合作性,更少攻击性,并受同龄人欢迎。另一项研究发现,如果母亲习惯于向孩子解释“(他们的)行为对受害者产生的影响”,即使是学步儿也会对陷入困境的人表露出更加关心和同情的反应。
“他人取向性”推理也有助于重新看待“礼貌”一事。有时我们过多强调遵循那些约定俗成的社会习俗——在适当的时候说“打扰了”,在某些场合脱帽——孩子就会认为这些规范要比事情本身更加重要,或者更糟的是,他们会认定人类互动就是装模作样。“注意礼仪”或“现在要乖哦”(家长的临别赠言)都是在提醒孩子记住并背诵某些台词。
在家里,我很容易做到尽量不理会这些客套话,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更重要的价值观。但我必须要面对现实:虽然我不关心这些东西,别人却关心。轻视社会习俗是要付出代价的,不能为了表达立场而拒绝礼貌。更重要的是,我不想让我的孩子为此付出代价。现实是,他们会受到别人的评判,如果不在对话里掺入义务性社交礼貌用语,别人会判定他们不合格。
我的解决办法来自于让孩子将“请”和“谢谢”看做令人感觉良好的办法,而非仅仅是客套话。我提醒我的孩子,说这些话是在做一件好事,因为人们喜欢听到它们。当然,还有更多有意义的方式去帮助别人,让别人高兴,但凡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无论大小,都去做,以便达到这个目标,不是挺好的吗?不要因为害怕你不说这句话会惹我生气而说“谢谢”,这是一个十分可怕的理由,也不要出于礼貌而说“谢谢”,这也算不上什么理由。因为这句话能对他人产生影响而说“谢谢”。
09 “换位思考”三大特点
走出自己的视角,思考别人眼里的世界是什么样的,这是人类最不寻常的能力之一。心理学家称其为“换位思考”,其有三大特点:(一)是空间,我可以想象你怎样看待世界,就像我们面对面时,我的右边就是你的左边。(二)我可以想象你如何思考事情,例如,你很难解决的事,而我却轻而易举;或者你奉行的某种理念,比如育儿手段,与我的截然不同。(三)我可以想象你是如何感觉的,某事令你心烦,即使这件事并不会影响到我。(有时最后一种换位思考会与“共鸣”混淆,后者是我分享你的感觉。共鸣并不仅是理解你的愤怒,实际上还和你一起感受到愤怒。)
10 孩子接收到的信息影响行为
根据研究,孩子接收到的信息——而不是我们认为正在传递的信息——预示着我们的行为所能产生的影响。因此,重要的是孩子是否能够感觉到无条件的爱,是否认为他们有做决定的机会,等等。
例子:让我们来举一个更具体的例子。我们可能心怀好意地告诉晚回家的少年他错过了晚饭。我们认为这里的教训是:“也许下次你会更准时、更体贴他人。”但或许孩子听到的却是:他们不关心我迟到的原因,也不关心我的生活中正在发生什么。为我热一下晚饭才用2分钟,可他们却宁可让我饿着。显然他们这种愚蠢的规则比我的健康更重要……我是不是不值得被关心?
11 换位思考三个好处
第一,换位思考帮助我们摸索出事情的真相,尤其是当孩子不能或不愿向我们解释他的动机时,因此我们不能随便做错误的假设,从而使用惩罚手段。获取信息有助于我们潜入事情表面以下,而非只是对孩子的行为做出反应,因而,我们能想办法回应更深层次的意义和潜在问题。
第二,换位思考让我们面对孩子的情绪时更有耐心。一旦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我们就会更可能亲切、尊重地对待他们,而非只是从表面看问题。相应的,这会帮助孩子对自己感觉良好,在我们面前觉得安全,与我们心心相印,感到受我们的珍视。
第三,我们要树立榜样,也鼓励孩子,一起换位思考。
问题是,许多家长发现换位思考很难做到。当一个婴儿大哭时,我们大多数人都会试图找到招惹他烦躁的原因,却不太愿意充满想象力地进入一个正在怒吼、跺脚的大龄儿童的世界,我们的第一冲动可能是责备或控制,而非理解。悖论在于,我们最不容易做换位思考的时候却最需要我们做换位思考。
12 小孩子最不需要的告知
小孩子最不需要的就是被告知他的焦虑很愚蠢,当孩子啜泣时尤为如此。我们的思维方式往往觉得孩子因为屁大点儿事儿就哭,但对孩子来说,那可根本不是无事生非,招惹他们发作的事端至关重要!我们对孩子的突然爆发感到愤怒——如果在公共场合,还会感到尴尬——但我们似乎忘记了这种体验对于孩子来说可能是痛苦的,而非仅仅是让人心烦。
这是尾巴。
PS:阳志平老师说:在任何时候,精读一章错不了,它是一种性价比极高,并且容易坚持十年以上的方法。我准备通过每周读一章书的最小行动,降低认知负荷,提高学习效率,日拱一卒向前进。以十年时间尺度自我修炼,努力让自己的人生变得丰盈而有趣。
无条件养育.第10章孩子的视角
无条件养育.第9章孩子的选择
无条件养育.第8章无条件的爱
无条件养育.第7章无条件养育原则
无条件养育.第6章是什么遮住了我们的双眼
无条件养育.第5章逼向成功
无条件养育.第4章惩罚的伤害
无条件养育.第3章过度管制
无条件养育.第2章爱·给予和撤回
无条件养育.第1章有条件养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