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教育的自信心和崇高理想,因为追求教育理想,便有了这本《我的教育理想》,作者朱永新教授说:“教育是一首诗”,他用诗一般的语言讴歌教育,表达他的教育思想——
教育是一首诗,
诗的名字叫热爱,
在每个孩子的瞳孔里,
有一颗母亲的心。
教育是一首诗,
诗的名字叫未来,
在传承文明的长河里,
有一条破浪的船。
朱永新教授在书里分别谈了理想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技教育,还谈了理想的学校,教师,校长,学生和理想的父母,下面我谈谈读后感较深的几点:
一、理想的智育
1.理想的智育,应该使教学活动走出分数的误区。应该超越知识,走向智慧,激发创造,健全人格,为学生将来拥有终生幸福的精神生活打下坚实的知识能力基础。
我们来看看被誉为“亚洲第一高考工厂的安徽毛坦厂中学”,学生在教室学习的照片和高考结束后抛书的照片,看到这样的图片,我瞬间想到的词语就是“疯狂,可悲”。这样以透支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身体健康为代价的“分数”令人心酸,发人深思。
书中强调,知识关注的是现成的公式,现成的答案,而智慧关注的是未知的世界,是求知的过程。
2.理想的智育,应该让课堂充满活力,情趣与智慧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朱永新教授说,我们的课堂强调的是纪律,少了一些轻松,少了一些神采飞扬,尤其是要求学生齐声回答,不允许交头接耳,不允许与老师争辩等,无疑是给学生的自由发展套上了枷锁,所以一节好课不在于它有条不紊,而在于他是否真正的让孩子练习和实践。
3.理想的智育,应该具备具有开放性,注重实践性,与生活相联系,与社会相沟通,使学生关注窗外的世界,校外的天空。
朱永新教授认为,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都必须同生活密切联系,才能真正有效。
二、理想的学生
1.理想的学生,应该是积极进取,敢于创新,敢于标新立异,富有个性,富有自己独特见解和思想的学生。
朱永新教授认为,中国教育传统的弊端之一就是“随大流”的思想,学生有云亦云的习惯,不敢否定权威,创新思维匮乏。
读到这儿,我发现自己有时也喜欢听话的孩子。有时也约束一些爱标新立异,爱钻牛角尖的学生,拿朱永新教授“理想的学生”的标准衡量,我确实是需要“解放思想”了。
2.理想的学生,应该是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广泛的兴趣爱好和一定特长的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是智力发展的广阔背景,一个孩子如果有了非常健康的生活情趣和一技之长,那么这样的孩子成长根本不需要担心。他认为:一种爱读书,尊重书的气氛,乃是学校和教育工作的实质所在,书是学校集体精神生活的丰富源泉。
俗话说:“无事生非”,很多学生都是因为精神空虚,无事可做而陷入歧途,我想我的教学活动应尽力创造条件,开展各种趣味性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培养兴趣和特长。
亲爱的新教育同仁们,让我们同心、同行,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