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著名的模型,叫“乔哈里窗”。
什么是乔哈里窗?
简单地说,就是一个四个框的表格,代表了沟通时的四种情况。
自己知道,别人也知道的,叫公开区。
自己知道,别人不知道的,叫隐藏区。
自己不知道,别人知道的,叫盲区。
自己不知道,别人也不知道的,叫未知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个“盲区”。
当有人指出你的盲区时,你应该感谢。这常常意味着重新发现自我。
发现并承认盲区,很难。因此我常常说,这是一个“破碎”的过程。
只不过有的面红耳赤,有的心平气和。
但是当破碎之后,如果你愿意捡起这些碎片,重新建构自己,就会发现自己又更新了一次。
每个人看似都有一个坚硬的铠甲,但是铠甲之下,往往是一颗还要继续历练的心。
提高天花板,其实就是看清盲区,认识事实,重新建构自己。
那么,怎么样打开自己的盲区,提高自己的天花板?
有三个具体的建议,用以参考:
第一个建议:向外求。
因为这个世界上,一定有更成功的模式,一定有更优秀的做法,一定有更厉害的人。
我要去看,去学习。
很多时候,成长不是坐在房间里闭门造车,而是要走出去看真实的世界。
第二个建议:向他求。
多读书,多交友。
自己很难发现自己的盲区,要让他人帮助你。
每一本书,都能打开你的一点盲区。
读的书越多,理解的东西就越多。
然后,多接触不同的人。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和思考问题的方法。
认识的人越多,就越能理解不同的视野。
也建议,不要独自一个人吃午饭。
只要名单上还有一个人,就不要独自一人吃午饭。
第三个建议:向内求。
向内求的形式,是组建自己的“私人董事会”,帮助他人,反观自己。
可以找10几名和自己差不多的人,相同规模,相同阶段,同时没有竞争关系的朋友。
你们的问题类似,彼此互相理解,同时也能直言不讳。
然后,每次讨论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不是“如何应对快速变化的时代”这样空泛的问题,而是“我的销售团队能力很差,三个季度没有完成指标,怎么办?”这样真实具体的问题。
每次讨论,像一个真正的企业家一样,调研、提问、追问、抽丝剥茧。
当找到真正的问题后,再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建议。
最后,过一段时间,向大家反馈汇报问题的解决过程和结果,继续讨论和询问接下来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