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修改出来的,玉不琢,不成器,人要成完人,要经过千回百转的历练,树要经过裁剪之后,也会更加美丽,办周报已第七期了,有许多欣喜,也有几许感动,欣喜的是孩子们慢慢懂得如何去寻找素材了,他们的可塑性很强,总能从每周周报中赏析精彩语句,锦囊妙语中吸取一点点营养,从同伴们身上挖掘写作的奥秘,有了可喜的改变,写作文慢慢变得不那么头疼了,日记素材也渐渐由少增多,对生活更加热爱,每一件新鲜事都能触碰他们的心灵,用笔写下真情,用爱谱写童年。
感动一
在办周报过程中,也有很多故事,今天我就用笔将其记录,没有什么华丽的词汇,但处处充满感动。我始终相信坚持的力量无穷,坚持每周一报,坚持每周一焦点人物,学生也渐渐的将写日记素材,修改作文当作是理所当然的事,班级里最新鲜的大事莫过于看《周报》之后所留下的点滴乐趣了,也诞生了很多儿童心目中的有意思的词儿如“杀手锏”,“智慧之球”等等,使枯燥的学习多了一份乐趣,周报中也有一些充满正能量的文章,如陈欣悦的《好成绩还得靠努力》和《一盏明灯》,陈友伟的《谢谢你!老师》,罗兰珍的《老师的写作妙招》还有田琪淇的《我的道理老师》,还有一些生活洞察,关注校园新生活新变化,记录学校有意义的活动,如大队委竞选,博物馆综合实践活动,科技馆之旅都能成为孩子们写作的焦点,孩子们的世界是最奇妙的,到处充满幻想,他们笔下的《时空之旅》、《英雄梦》也是令人变幻莫测,心神向往。相信坚持一定会有很多不一样的精彩,办《周报》还要用心走进孩子,给孩子们一个安全的生活空间,让她们自由绽放,这使想起《巨人的花园》这篇童话故事,写的是一个巨人看到孩子们在花园里玩耍,于是就大声呵斥责备,将他们统统赶出花园,花园顿时变得冷清凄凉,当巨人明白过来,重新将大门打开,花园又绽放新的活力,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又为公园增添了几分色彩,作为教师,我们也常常如巨人一般冷漠,很少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又很难明白他们的天性,孩子的世界与我们的确不一样,他们有了一份天真的“打闹”和调皮劲,也许是成人常常无法理解的原因吧。
感动二
班级每次考试总是最后一名的陈淋恩同学,只会考三四十分,可是他的日记总能认真对待,每次坚持记录下学习生活中发生的故事,惊喜的是班级开展“一对一”结对子互帮互助活动后,他的一篇文章初选录用,我叫他的小老师阮浩南,帮他修改,阮浩南十分热心,将他文章摇身一变,写得更加活灵活灵现,会写作文的孩子,他也会有一种修改作文的好本领,同学们之间互相修改,互相促进,不仅提升了写作的质量,也融洽了同学之间的感情,陈淋恩的作文居然能发表,也成为焦点人物,真是出其不意,就像孩子们说的,徐老师从不按套路出牌,阮浩南居然修改如此精心认真,真是感人至极,并得到“最佳修改奖”!孩子们的世界真是令人出乎意料!作文是被修改出来的,通过不断雕琢,一篇普通的作文,也一样能精彩!
原稿:作者 陈淋恩
三次修改之后的习作
午间闹剧
作者:陈淋恩 修改人:阮浩南
前脚刚踏进教室的门,就看到李鑫在捉弄人了——
阮浩南好端端地喝着水,李鑫一招“顺水推瓶”,给阮浩南来了一个措手不及。阮浩南来不及躲闪,便被李鑫泼成了一个“落汤鸡”,裤子和衣服都湿了不少。我哈哈大笑,但是看到后来这一幕,我就笑不出来了——连桌子也拉上个垫背,我的天哪!不管了,我先去扫厕所吧!我放下书包,便朝厕所跑去。
咳,终于扫完了!我气喘吁吁地座位上,桌子上的水咋还没干呢?李鑫呢?本想回头看一看,我的妈呀,她竟然使出了法宝——擦玻璃的拖把!这头凶神恶煞的“母老虎”怎么这么多花样啊?我连连躲闪 。天哪!李鑫直接在桌子上拖了。李鑫,阮浩南是不是跟你有仇啊,一直来捣乱。我瞪了李鑫一眼。李鑫则跟什么也没发生过似的,又看书了。
阮浩南也不是找茬,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大概是不敢,便怂恿我去泼李鑫的书或桌子,可是我不敢——这头“母老虎”会打死我的!
见我不肯,他就自己行动了,他偷偷地绕到李鑫身旁,但看起来有些犹豫不决。我想应该是跟我一样,对李鑫就一个字——怕。李鑫,突然回过头来,发现了阮浩南:“你想干什么?”阮浩南如一直被人逼到悬崖上的兔子,惊慌失措地回答:“这不是犯罪未遂吗?”当时,我觉得他好“慌”的样子,果然不出我所料,李鑫再一次“犯罪”,又泼了他一身,这一回连桌上的书都难逃灾难。唉,好不容易弄干的桌子,又给弄湿了。这,作孽啊!
李鑫想“故伎重施”,被张诗语拦住了:“这是擦玻璃的,不是拿来拖桌子的。”李鑫只好作罢,又拿来拖了。这时,数学老师来了。我们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在这里我给诸位男生提个醒:千万别惹女生,她们个个都是“母老虎”啊!咱们惹不起,赶紧撤退吧!
一对一辅导趣事
你行不行正经点
作者:阮浩南
第二节课,王老师让我们自己先做练习册。我拉开书包拉链,咦,我的练习册呢?我一把抽出书包,翻动抽屉。没有?我瞪大了眼睛。
“哎,你的练习册呢?”不知不觉中,王老师已经走到了我的身旁。
“我,可能忘家了。”我支支吾吾地回答,不敢看王老师的脸。
“那你怎么办?打电话吗?”王老师似乎对这个回答很不满意。
我急中生智:“那我先写在别的本子上吧。”
借着同桌的练习册,我写完了第31页练习册。“呼——”我深呼了一口气,正准备做第32页。却发现陈淋恩连一个字都没动。我摇了摇头,叹了口气。
我扯过他的练习册,开始了无休止的“1对1”。下面是个片段——
我先发制人地问:“看这一题——‘5与它的倒数组成的最简整数比是多少?’诺,那这个‘与’打上三角号,这个字就相当于比号,5的倒数是多少?不是五分之一吗?好,那现在就可以先列一个算式。”我在事先备好的草稿纸上先下了一个算式。
陈淋恩呢?不为所动,只是冲我傻笑着,我叹了一口气:你什么时候才能正经点啊?我用笔指了指“五分之一”:“这个式子的后项是多少?”
“5。”他瞄了一眼,仍笑眯眯地对我说。
“5?明明指的是五分之一呀。”你看中间这个是比号,前面的叫前项,后面的后项。那后项是几呢。”我连说带比划的。
“5。”他似乎在跟我作对。
天哪,我又指了指:“几?”
“5。”天哪,你脑子是不是进水了?赶紧回家用电吹风吹吹吧。“五分之一,好,继续。”
120,快开急救车来救我吧,再不来,我怕我就要吐血身亡了。陈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