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作为文化的符号还是意识形态的符号,鲁迅总给人一种冷酷和桀骜的形象。从“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的头发,到“横眉冷对千夫指”,鲁迅总是以批判者的形象略带严厉地进入大众的视野。
然而,真实的鲁迅其实是个段子手。
01 现实生活
这一点并不难理解。作为一代青年精神领袖的鲁迅,无论在北京厦门,还是在广州上海,身边都有无数的青年追随者。他的家中经常有青年的访客,每一次的演讲也都是万人空巷,座无虚席。如果鲁迅是一位刻板守旧,甚至不苟言笑的人,恐怕一定不会得到年轻一代如此热烈的拥戴的。实际上,不管是学生还是同事,在回忆鲁迅的文章中,几乎都能记叙起几段鲁迅的生平轶事,其中不乏令人捧腹之处。
一次,周建人的女儿在鲁迅家中做客。吃晚饭时,她问鲁迅道:“你和爸爸哪儿都象,就是有那么一点不象。”“哪一点不象?”鲁迅问道。“爸爸的鼻子又高又直,你的鼻子又扁又平。”侄女说。“你不知道,”鲁迅笑了笑,“小时候,我鼻子跟你爸爸的是一样的,只是后来才变扁变平了的。”“那是为什么呢?”侄女不解地问。“那是到了后来,我住的环境比较黑暗,到处碰壁,所以把鼻子都碰矮了!”鲁迅说。吃晚饭时,她问鲁迅道:“你和爸爸哪儿都象,就是有那么一点不象。”“哪一点不象?”鲁迅问道。“爸爸的鼻子又高又直,你的鼻子又扁又平。”侄女说。“你不知道,”鲁迅笑了笑,“小时候,我鼻子跟你爸爸的是一样的,只是后来才变扁变平了的。”“那是为什么呢?”侄女不解地问。“那是到了后来,我住的环境比较黑暗,到处碰壁,所以把鼻子都碰矮了!”鲁迅说。
鲁迅的幽默,更多地表现在演讲中,这大概也是他受到当时青年追捧的一大原因。可是很可惜的,几乎很少有人注意到,鲁迅也是那个时代优秀的演讲家之一。
上世纪三十年代,知识分子与普罗大众仍然处于割裂状态,很多作家在创作作品的时候凭借主观臆想,杜撰出来的作品往往缺乏实践经验。鲁迅在演讲中就讲了两个段子来讽刺这个问题。
有个农民,每天都得挑水。一天,他冒出这么个问题:皇帝是用什么挑水吃的呢?想了一会儿,他自言自语道,一定用金扁担!
有个农妇,很喜欢吃柿饼。一天,她幻想起皇家女眷的日子:皇后娘娘是怎么享福的呢?一定是一觉醒来就下令:快拿一个柿饼来吃吃!
由郁达夫回忆的另一则段子则更加广为流传。鲁迅在一次演讲中,曾用一个幽默的小段子来揭露反动派把百姓当炮灰的罪恶本质。
某朝的后宫,许多宫女生了病,医治良久总不见好。最后来了一个名医,开了一剂奇怪的药方:壮汉三千。皇帝虽不明用意,但只得照办。过了一阵子,皇帝亲自去巡视,发现宫女们果然一个个活力充沛,精神焕发。但奇怪的是,旁边却另有许多瘦得不像人样的男人,也拜伏在地上。皇帝吃了一惊,问:“这是什么?”宫女们红着脸嗫嚅道:“是药渣!”
从鲁迅演讲段子中可以看出,他的幽默多数是带着辛辣讽刺的。这一点也同样渗透到他的生活中,在一定意义上,鲁迅也属于那种把生活活成了段子的人。
鲁迅、许广平和周海婴
1926年底,在厦门大学任教不到半年的鲁迅为了逃开厦大当时的保守气氛,主动辞职,准备去广州与许广平汇合。在临走前,时任厦门大学校长的林文庆为鲁迅践行,宴席上有资本家财阀在座。校长恭维财阀们说:“厦门大学是私立大学,谁出了钱,谁便可以说话。”鲁迅闻言,从口袋里掏出一个铜板说:“我捐给厦大一个铜板,我要说话。”林闻之无语。
02 打油诗作
鲁迅一生创作的辞章非常多,除开“我以我血荐轩辕”这样的家国情怀之作外,鲁迅还创作了大量打油诗来暗讽时政揶揄对手,开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
1931年12月,早已背叛孙中山“三民主义”遗志的国民党在南京召开了“四届一中全会”。会后,一帮人吹吹打打地拜谒中山陵,试图自证法统。鲁迅写了首打油诗来讽刺国民党的假法统。
《南京民谣》大家去谒陵,强盗装正经;静默十分钟,各自想拳经。
打油诗讲究信手拈来不着痕迹,这点对于文采飞扬的鲁迅而言,简直不要太容易。所以鲁迅创作的很多打油诗,都从与朋友的交游中取得灵感。
1932年10月5日,郁达夫夫妇邀鲁迅饮于上海聚丰园餐馆,柳亚子夫妇等人作陪。当时鲁迅正同时打着好几桩笔仗,遭受反动文人的围攻。席间,郁达夫对鲁迅半开玩笑地问候道:“你这些天来辛苦了吧?”鲁迅用前一天想到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一联回答。郁达夫听罢,便用鲁迅的作品《华盖集》来打趣地说:“看来你的‘华盖运’还是没有脱。”鲁迅说:“给你这样一说,我又得了半联,可以凑成一首小诗了。”散席后,鲁迅为柳亚子手书条幅,内容就是那首打油诗名作。当然,这首作品反映的实际是舐犊之情。
《自嘲》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旧帽遮颜过闹市,破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鲁迅的身份之一是翻译家,他的很多翻译思想一直影响到今天。当时一位文学编辑赵景深也从事翻译工作,奈何基功较差,经常在译作中出现硬伤。比如赵曾经把milky way(银河)错译为“牛奶路”,还曾经把德语的人马怪zentaur翻译成 “半人半牛怪”。鲁迅就专门写了首打抽诗来善意地批评了这位同行。
《教授杂咏四首》之一
可怜织女星,化为马郎妇。乌鹊疑不来,迢迢牛奶路。
* BTW,其他三首也很有趣,感兴趣的可以自行检索。
03 名篇作品
相对于生活段子和打油诗作,鲁迅在其文学作品中对于自己幽默的一面相当内敛,这大概也是很多人对鲁迅产生错误印象的原因之一。不过,如果仔细读读鲁迅的作品,还是可以从中看出鲁迅脑洞大开的段子手本性。
鲁迅的名篇《阿Q正传》中写出了中国人种种劣根性,而阿Q作为经典的文学形象,也与“精神胜利法”永远地联系起来。有人问鲁迅,为什么地地道道的中国人,却要取个外国名字阿Q呢?鲁迅幽默地回答:“阿Q光头,脑后还留一条小辫子,这个Q字不正是他的滑稽形象吗?”
鲁迅的脑洞还体现在起外号上,《孔乙己》中的“孔乙己”就是个非常贴切的外号,《故乡》中的“豆腐西施”和“细脚伶仃的圆规”更是无比形象,此外还有《藤野先生》中大清国留学生盘起辫子高高耸起的“富士山”,以及《略论中国人的脸》中埋汰老外红鼻子的“将要融化的蜡烛油”。贴切的外号,不仅是鲁迅超凡艺术才能和细致观察的体现,也是鲁迅幽默本性的文学冒险。
有着深厚旧学功底的鲁迅,对化词有着超乎常人的造诣,这也成为鲁迅作品中幽默的一大要素。他善于以生活中的常用词汇作为范本,仿照出令人发笑的别词,比如由“同胞”仿出“异胞”,从“无聊”化出“有聊”等等。这些“新词”既贴切又新颖,还大多切中时弊。他还曾从“阔人”演化出“狭人”,从“公理”炼化出“婆理”来讽刺对手的低劣手段,让人忍俊不禁。
鲁迅的幽默并不是一味搞笑的纯娱乐之作,而是他揭露事实真相,反击文坛对手和针砭社会时弊的用心之作。我们今天细读鲁迅的作品,在感受他脑洞大开的段子的同时,也应该看到他以深厚的学养对中国古典讽刺幽默艺术的继承和发扬。鲁迅作品的幽默特色,不但为中国白话文创作开疆拓土,也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