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过去半年了,前两天看了战友存款一万的文章,意识到今年过去半年了,钱袋还是空空,翻看日常账目,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上半年支出占了了收入的80%!差点没入不敷出,那么我的钱是怎么花掉的?为什么我没有积蓄?
是因为我们挣得太少吗?工作一两年的人说存不下,工作快10年的人也说存不下。身边挣四五千的人说存不下,挣两三万的也存不下钱,连一年挣几十万的人也在和我诉苦说存不下钱。
1、这到底是怎么了?
像我们父母那辈人,论收入,和今天这些在互联网、金融、新经济里赚钱的儿女不可同日而语。但居然家家户户,一到要花大钱的时刻还都能拿出一笔钱,和我们这代人的捉襟见肘形成鲜明对比。难道说我们的欲望比我们挣钱的速度膨胀得快?但这些抱怨的人看着也都挺正常的,并没有特别“物欲膨胀”的样子。
主要原因,恐怕还是支出的失控。无论收入是高还是低,除去支出后的结余才能叫存下的钱,如果不控制支出,讨论赚多少是没有意义的。那么我的钱袋子里没什么钱呢?
2、个人风险意识太低
刚奔三的我才买了人生第一份保险,或者是因为过去基本不生过病,产生过什么太多不安全感,基本是赚多少花多少,完全没有风险转移意识。
3、我没有做没有预算,没有做计划
你去观察身边能存的下钱来的人,自控力一般都不会太差。反之,自控力不算好的人,存钱对他们来说基本上是一件比登天还难的事情。
你可以想一下,你身边那些能每天记账的人,是不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都要比其他人都有计划得多?
一旦有计划和预算控制,很多开支是能够想办法降下来的,(比如提前查询旅行的机票信息,提早预定等)
4、不记账,不知道钱去哪了
现在挣钱的,出去玩花个几百上千跟玩儿一样,但人的记忆往往会有意无意地忽略这些开支,下个记账软件用个半年,绝对惊呆你。
为自己设定消费预算上限,并通过每天记账来控制自己的花销,是防止开支失控的第一步。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办法“开源”。
6、没钱也要买买买
我时常自诩生活方式随性洒脱,其实被消费主义严重洗脑,常常提前消费,甚至透支消费,每个月到手的钱都还给信用卡。俗话说:能花会赚,但我会赚的本事没比别人多太多,但比别人多了个能花的本事。月光就变得无法避免的。
8、太多虚荣型消费
北上广的白领会攒两三个月的工资去买一个几万块的奢侈品包包,大部分直男都不理解是为什么。有女同学会买一堆首饰,衣服,鞋子,但是有的可能买回来就后悔放衣柜里吃灰了。也有男同学一个季度换一件衣服,鞋子穿坏了才会换双新的。走路十分钟的路程也有人选择开车。还有迷妹迷弟为了偶像买了一堆昂贵的周边,自己只能吃土。
当你随着工作年限收入提高时,保留和以前一样的消费水平,你会过得越来越好,攒的钱越来越多,随之压力减小而内心越来越轻松。
但很多人受周围人的影响,开始认为每年要出门旅行是必须要做的,买名牌包是必须要装的门面等等。其实坦白说,它们不过是你为虚荣心交的"虚荣"税。必须承认有时候我的个人消费里也存在部分虚荣消费。
9、互联网时刻在优化掏钱的便捷性
淘宝买东西看上去东一笔西一笔,每单数额都不大,但累积起来的量是惊人的。如果不是有一个年底总结功能,很多人真的意识不到自己在网上花了那么多钱。
女生还有各种护肤品化妆品、还有各种零零碎碎的生活必需......都会不知不觉掏空我们的钱包。还有比如饮食,任何一个地方去菜市场买菜都是很便宜的,只要自己不嫌做饭麻烦。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是每餐或者大部分自己做饭的,但是就我观察,现在外卖的便捷性已经非常厉害。
这部分钱是感觉不到的,如果没有记账,根本不知道自己会在外卖上花那么多钱。
除了上面的总结,正所谓开源节流,最根本的原因自然是收入不高的缘故,怎么样提升自己的能力,提升自己每小时的单价值或者怎么让同一段时间卖出多次才是我需要更深入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