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之中有五个非常特殊的天体,人们将他们称为宇宙中的“五洞””,那么是哪五个洞呢?他们有什么特点呢?是真的存在,还是理论上的呢?下面我就来为你们一一详解。
首先说的也是我们生活中最经常听到的,那便是黑洞了,黑洞这个词,想必大家并不陌生,它的颜色大家都知道是黑色的,那么黑洞是怎么形成的?他又为什么这么黑呢?这些种种的疑惑,打开了人们探索黑洞的欲望,黑洞的形成有两种。一种是恒星在衰弱期的时候,通过爆炸坍塌形成的,就像人类用氢弹爆炸炸出的坑一样,由于爆炸导致黑洞的密度非常的大,密度是太阳的几十倍,密度一大,它的引力就自然大了,它的吸引力很大,所以说大多数物质都是无法逃脱黑洞的吸引的,就连光也包括在内。一种就是在宇宙大爆炸时所炸出的太初黑洞。
光的颜色是什么?是白色的,也可以说是五颜六色的,光通过色散可以变为多种颜色,但是在这么多的颜色中,唯独没有黑色。黑洞把光“”吞噬”了,没有光线能逃脱出来,所以能看到的自然只有黑色。黑洞,你看这么厉害,难道他就真的是无敌的吗?是永远不会消散的吗?答案是否定的,黑洞是怎样消失的?有两大观点:1.是著名科学家史蒂芬•霍金提出的,称之为霍金辐射,他提出黑洞吸收物质并不是能全部吸收,吸收的同时也会有一些物质跑出去,而且跑出去的物质的量大于黑洞的吸收量,所以黑洞就慢慢蒸发消失了,不过这个过程是极其的缓慢,一个黑洞的消失,大概是宇宙诞生年龄的10倍那么多,这也就提出了第二点。2.通过黑洞中物质与反物质的相遇导致的相互淫灭,举个例子来说,就像1和-1,他们俩相加是不是零?物质与反物质也是这个意思,他们两个的组成是完全相反的,所以说,当它们相遇,就像军队打仗一样,最终相互灭亡,黑洞中通过物质与反物质的不断相遇,最终淫灭,所以说黑洞会越来越小,再加上黑洞的性质是面积越小,蒸发的越快,这个观点就比第一个观点要快的许多。
接下来要说的是空洞,空洞也是很好理解的,就是在一个区域,在这个区域没有任何的恒星行星,白矮星等之类的星球,宏观上连星系、星系团、超星星团,这样大范围的都没有,微官场没有任何的原子,甚至连普遍分布在宇宙中的暗物质都没有,是不是非常的诡异?那他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奥斯特里卡的研究小组通过计算机模拟的宇宙结构,结果显示在宇宙中物质种密度非常低的地方,是很难形成恒星的。就像一个充满生机的地方,但是突然有一天他们的能量链断了,只有不断地消耗,但是没有能量供给,熵(表示物体的混乱程度)不断的增大,最后达到热力平衡(不会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一种状态),也可以说是达到熵的最大值,最后变为一摊死寂。因为没有外部能量的推动,所以他就很难形成原子、物质、星球之类的东西。
这个洞,它非常的特殊,正好与黑洞完全的相反就像,物质与反物质一样。黑洞是不断地索取的,而不懂得给予,而白洞就很像大善人一样,不断的帮助他人,不断的释放能量,它的颜色就像它的名字一样,是白色的。不过这个神奇的天体,目前人类还没有发现,是根据科学的假设想出来的。
虫洞可以说是时空穿梭的隧道,它连接的是平行宇宙之间,它也是人们设想出来的,不过它与前面两个提到的洞有特殊的联系,这是人们根据科学性的想象出来的,虫洞,它是连接黑洞与白洞之间的通道,黑洞吸收的物质通过虫洞最后传给白洞,这也叫比较合理的解释了,为什么黑洞吸收那么多的物质却不怎么增大,甚至还在减小,它吸收的物质,通过虫洞传给白洞,再由白洞传播给婴儿宇宙,也可以说是平行宇宙,增加了母宇宙与婴儿宇宙的联系,我们所处的宇宙早期物质的诞生,就可能是通过这种方式。
最后是斯蒂芬•霍金提出的灰洞,他提出的看法是我们所看到的黑洞,其实并不黑,她说吸收的物质并不会全部的吞噬,也会有一些粒子(粒子指的是原子核以下,包括氢子和光子)跑出来,这让黑洞看起来没有那么黑。当然也有别的人有不同的观点,认为灰洞的形成是因为恒星在其爆炸的时候,它的能量没有达到,导致没有真正的形成黑洞,从而产生灰洞。
可能我现在所说的这些并不是真理,但是科学不就是这样的吗?通过不断的假设与证明,最后便成为真理,真理的形成都是因为前面不断跌跌撞撞的探索,所打下的基础,让我们继续向着真理前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