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家语》第一篇讲了孔子在鲁国政坛的三个故事。
首先,是如何做地方官。“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语出《论语.里仁》)对上层建筑,领导干部,讲的是理想道德信仰,讲的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使命,讲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统一上层建筑意志的方式。对底层民众讲什么?讲的是规范,规矩。
孔子在鲁国做地方官,教化老百姓,不讲大道理,干的都是关乎百姓生老病死,婚丧嫁娶,行为举止的事。首先建立养老和安葬制度,让人活得尊严,死得体面。其次是提供就业岗位,让每个人,不管是健康还是残疾,不管是强壮还是瘦弱,都能得到相应的社会劳动,这是巩固基层政权最有效的方式,也是地方官获取政绩最快捷的方式。第三是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路上捡到别人丢失的物品不准据为己有啦,器物之上不准雕刻精美的花纹啦,死人不准超规格举行葬礼啦等等,孔子的用心在于建立秩序。秩序一旦建立起来,让最底层的民众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从最简单的行为规范抓起,这就如同我们今天倡导凡事“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一样的道理。
老百姓不讲大道理,检验一个地方官的政绩标准,看的是百姓锅里有没有肉,看的是员工每月工资条上的数字,看的是生老病死的福利待遇,看的是区域内社会风气的营造,看的是生产和生活环境的改善,看的是公平公正,对应这些条件就会发现,孔子的政治作为完全符合当今语境下百姓对基层政府的诉求。这就是规律,规律就是人心,墙头变换大王旗,管你帝王将相如走马灯一般变幻,不变的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孔子正是善于抓住基层政治的本质问题,才使得他凭借政绩迅速获得周边国家的仿效,进而获得上级领导的认可。
所以,从事基层政治,第一要抓住本质问题,第二要形成显性化,就是言有标语,形有载体,行有制度,并且可以复制和传播,这样就能迅速造就小单位的文化现象,进而得到更大范围的瞩目,孔子的政治智慧,相当高明。
官至鲁国司空之后,进入上层建筑,所处的环境和政治格局发生变化,孔子迅速调整政治策略,完成角色转换。中国自古是农耕民族,春秋时期诸侯国想要国富民强,和平崛起的唯一方式就是发展农业。粮食安全,是一个国家的命脉,孔子又善于抓住鲁国发展壮大的核心问题,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根据鲁国地形地貌将土地进行分类种植,提高了各种农作物产量。
第一是抓住基层政治的本质问题,建立秩序;第二是抓住国家政治的核心问题,发展农业;第三步,孔子要碰触的是统治政权的敏感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好了,孔子在鲁国的政治地位基本就得到了确定。
于是,孔子派人挖沟,将鲁昭公的陵墓重新纳入鲁国祖坟的范围。这是悬在鲁国国君心头的难隐之痛,作为一国之君,眼看着前辈国君被贵族大夫戏弄羞辱,自己却无能为力,而孔子却利用政治智慧,在很短的时间内解决了悬而未决的历史遗留问题,一箭三雕,迅速在鲁国政坛站稳了脚跟。
孔子的为官之道,注重解决三类问题:本质问题,核心问题,敏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