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巧,今天三年级开启了二升三补充教材“数量之间的乘除关系”之“倍的认识”,新教材由于将此内容移至二年级下册,所以三年级一开始就要补充此内容。
以前还没有开学就上乘除法内容的经历,原来,孩子们在乘除法的学习后再过暑假,关于乘除知识就几乎所剩无几了,在课堂上,我反复问“为什么用乘法”、“为什么用除法”问题,学生答:“因为是求一共,所以用乘法”、“因为有每个多少钱,所以用乘法”……苦苦等待没有想要的答案,于是我静下心、放下了原有的课程安排,和孩子一起画图、分析、概括“求几个几是多少”、“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问题,将乘除法的含义与实物图联系起来,终于,一些孩子好像“回温”了。
而今天所观看的鄢晓钦老师的“数说中国外交”一课例中,在中国的外交史中,学习“倍”的变化规律、思考中国外交的崛起、发展史。尤其在中国当代“民族复兴 人民进步”的外交主题下,建交国家已达到建国时的18倍多,这样不断增多不仅反映了国家的昌盛、也体现了中国在世界国际中的影响力,尤其是在课尾,学生说出“我们都在一个地球上”话语时,我们的大国情怀也潜移默化地种进了孩子们的素养中,这是多磨令人自豪的发展之路呀。
“商的变化/不变规律”也是曾经教材中的难点问题,鄢老师巧妙转化为:建交国数量与建国时数量的比较。这个问题既是对旧知识的回顾,也是对新事物的映射,这种举例、画图等方法也帮助我们快速找到了问题的突破口,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再学习的地方。
希望在“倍”的学习中,孩子们找到了更有效的方法,体会祖国真正战起的民族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