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娘》的确是一部成功的小说,不论其本身的戏剧性还是经济效益令人满意,但实在不是一部值得感动的作品。
影视圈有句话,狗咬人不算新闻,人咬狗才有卖点。《疯娘》的卖点在于“疯”,如果是普通的妈妈帮孩子出头打架、为孩子送饭都正常,不会感动中国,但一个疯疯颠颠的人来做,读者很容易产生同情,太感人了!作者着力塑造一个在混沌中仍保有爱的光芒的母亲形象,虽然疯到连羞耻感都不存在,但母爱超越人性,内化成本能,即使在黑暗迷蒙中,母爱仍是百毒不侵,璀璨如初的珠宝,人物形象特别,剧情冲突激烈,是一个好故事,但不值得感动。
1、再多的光辉也掩不住疯娘是被强奸生子的罪恶事实
几年前,我的朋友亲眼见一个被拐卖的妇女在乡镇医院生孩子,之所以断定是“被拐卖的”,因为妇女的精神不太正常,生孩子时婆婆全程陪同,寸步不离----阵痛 袭来时,女人只要一扭动,婆婆就一个巴掌扇上去----别动,瞧挤着我孙子!
疯娘生产的那一幕又一次让我想起这个故事。疯娘从哪儿来,有家人吗,是不是被拐卖的?没人知道,没有人愿意知道。在暗戳戳的算计下,她只是一只行走的子宫,无关尊严、权利。
2、物化女性的家长如何对待疯娘
奶奶无疑是精明能干的女人,面对娶不起媳妇传宗接代面临重大挑战的困境,果断出手,完成任务的女人就像一块抹布,可以用完即扔。
生子孩子的疯娘得到家庭成员的待遇了吗?
从奶奶对她毫不含糊的训斥来看,挨打是家常便饭,什么样的毒打才会让一个失智的人乖乖听命?都说疯子的力气惊人,可她只能瞪着惶恐的眼睛远远地看着自己的孩子,在皮带的暴揍下,像一只被困在死胡同里的猎物,无助地跳着、躲着。
她被困在生命的死胡同里,找不到方向,看不到出路,唯一的出口被堵死,只有逆来顺受,惶惶偷生。
3、窝囊盲从的男人会爱上她吗
文中的父亲不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没有自己的主见和原则,对老母亲言听计从,老母亲让他和疯子洞房,他就洞房,老母亲要打疯子就打,要赶走疯子就赶,他像个木偶,毫无意见。他和疯娘绝谈不上什么心灵的共鸣,只有简单粗暴的性关系,吊诡的是,一顿惊动了派出所的暴揍后,竟然搂着疯娘哭起来,并要求儿子为家争光!这个转折实在缺乏逻辑。
无疑《疯娘》是一部精彩的作品,但它绝对不值得感动,它更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