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作为人的咨询师,还是作为咨询师的人?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仔细观察生活,就会发现我们常常把人的“身份”跟“这个人”混为一谈。比如有一个广泛的误解,就是认为老师的孩子就应该学习好。问题在于,把一个人的“职业身份”,这一单一因素,与孩子能否学习好,这一复杂结果,做了简单的因果关联。事实上,孩子能否学习好,取决于很多因素,与父母的职业没有必然的关系。又有人问了,作为老师,连自己的孩子都教育不好,又怎么能教好别人的孩子?你别说,还真不一定,教好别人的孩子,需要的是作为老师的职业素养,而要教好自己的孩子,却不仅仅是具备职业素养就能实现的。
还有一个误解,就是认为心理咨询师不应该有心理问题。事实上,只要是人就有可能产生心理问题,而心理咨询师不过是个社会身份罢了,并不能使他免于心理危机。心理咨询师或许对自身的心理状况有更多的觉知,但就像理发师无法给自己理发一样,拥有知识和技术不等于可以自己给自己解决问题,再比如擅长手术的医生,没法给自己开刀啊。
所以,当心理咨询师遇到心理危机,他也需要找其他的心理咨询师来做心理疏导。这时候,他首先要把“心理咨询师”的职业身份放下,才能成为来访者。同时,当另外一个心理咨询师给他做咨询的时候,也只能把他当作普通人,而不能因为来访者是心理咨询师,就另作要求。
我们常常会戴着有色眼镜去看一个人,其中一副就是通过对方的职业来判断这个人理应怎样怎样。摘下这副眼镜,我们才能接受,当心理咨询师戴上了绿帽子,他完全可能也可以像个普通男人那样,表现出痛苦、愤怒、抑郁的情绪。
作为一个人的存在要先于作为一位咨询师的形式。
说到这里,还有一副有色眼镜不能不提,那就是父母看孩子,常常会因为投注感情,用力过猛而走形。来自父母自身的期待、焦虑或恐惧,会使他对孩子产生扭曲的认识。
比如,孩子因为高考失利,整天躲在自己的房间里,父母要怎么做?
一个劲儿地安慰孩子,告诉他“大不了从头再来”?还是惶恐不已,担心孩子一蹶不振,从此抑郁?
不管是哪种反应,孩子都不会领情,因为这只是在缓解父母的焦虑。而孩子最需要的是自己一个人呆着,经历对整个事件从“否认”,到“怨恨”,到“妥协”,到“抑郁”,直至“接受”的过程,这也是我们面对挫折或者创伤时自然的,共性的反应。
为何我们不能把孩子当“人”看,体会他面临高考失利时内心所经历的挫败、沮丧、自我怀疑以及绝望的情绪?此时,孩子内心会产生很大的“羞耻感”,怀有这种感觉时,最直接的反应就是“没脸见人”。因为处于公开的情境只会异化羞耻感,不管是应对外界的安慰,还是承受外界的评价,都会让正处于敏感状态的孩子不堪重负,而无法集中能量去应对眼前的挫败。要减少羞耻感最容易的办法,就是自我孤立,远离他人。
可是对孩子的担忧和关切,对考试结果的失望和焦虑,会障碍父母的感受力,让他没法设身处地地感受孩子的心情,并且给予恰当的支持。
作为父母,无为比有为更需要定力,静观其变比盲目行动更需要智慧。无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有所不为,背后则是深深的懂得,是焦虑情绪的控制,是将心比心的感受力,是沉默有心的陪伴。
这些才更能支持孩子走出阴霾,以积极的努力,改善自己的行为表现,来减少羞耻感。
李老师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