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总有各种问题每天需要解决。今天早读读到孔子对弟子们的教育,分享读书笔记时候有小伙伴想到亲子教育这块身边的案例,于是大家就围绕这个话题展开讨论。
主要内容是孩子在学校被欺负了,家长该怎么办,要不要去学校找老师。针对这个问题,大家都发言了一轮,我也说了说我自己的观点。
其实在有孩子以前,我也没有特别细想过这个问题,因为我小时候就是自己打回去,因为我比较要强。当然,任何一种性格没有绝对的好和坏,关键看放哪里怎么用。
但是自己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反而想的比较多。第一次想这个问题是娃两岁左右经常被姑姑家小他半岁的弟弟抓,所以有一段时间脸上总是有抓痕。有一天娃突然跑过来跟我说,妈妈你去大弟弟,他又怎么怎么欺负我。我蹲下来跟娃说,我们分析一下啊,我要是去打弟弟一顿,姑姑再过来打你一顿,然后妈妈跟姑姑打一架,你觉得怎么样。他觉得不太好,于是我就说,在家里妈妈可以帮你,以后你上学,还会遇到这种情况,总会有很多小朋友没有你这么懂事,他们很皮,会欺负人,那时候你怎么办。
于是我给他提了几条建议,我说妈妈能想到的处理方式:
1.你自己学会躲,不被打到;
2.你自己打回去,小孩子打架大人不参与;
3.你去跟弟弟讲道理,但是目前估计够呛。
当然,你可以自己想一个你认为合适的办法。
直到后幼儿园,娃都没少被欺负和受伤,原因是娃说自己看到很皮很折腾的小朋友,就多了的远远的,看到小朋友那么做被老师批了他就不那么干。
其实我想说的是,人生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父母可以做孩子的军事,帮孩子出谋划策,跟孩子讨论战略目标。但是这场仗具体怎么打小孩子孩子的事,还是孩子自己根据当时情况自己判断选择的一个过程。这就是所
谓的成长吧。
引申到夫妻关系和职业发展也是这个道理。人生之路,继续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