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之前我想和大家先玩个小游戏:
在一张白纸上画一个图形,然后再画一个图形将其包裹在内。画好后比对下文章末尾的图片,和你画的像吗?
我们都觉得自己是独特的个体,与众不同,可忽视了一点,我们都是人。
我们喜欢故事,我们也创造故事。我们控制着故事发展,同样我们也被故事改变。
通过不同的故事,我们模拟不同的人生,了解这个世界。通过同样的故事,我们不同的人连接成一个整体,接受同样的信仰,树立一致的道德伦理观。
相似如一个整体
电影院里,银幕上的故事让我们惊艳,如果镜头对准我们,同样是一出精彩的表演:上百人同喜同乐,似个整体。可出了电影院我们就回归个体了吗?
很多时候,我们都相信记忆是真实发生的,选择是我们自己做出来的,现在的样子就是我们自己应有的样子,不然还能怎样呢?
我们觉得自己能掌控环境,谁都不愿承认自己被牵着走,只是茫茫人海中的一员。可我们又不得不承认,我们接受着同样的教育,有着相似的人生轨迹。在大数据时代,我们迷恋评分,吃着同样的东西,听着类似的歌,看着差不多的电影和书籍,想法大同小异。异样的声音越来越难出现,出现了也有可能永远被屏蔽,消失不见。
标准化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我们都喜欢和相似的人待在一起,也更便于管理。可如果我们太相像,还觉得自然又未免有点奇怪。现实中事情总不是非黑即白的,多样的声音才能帮助我们看的更清楚。人的差异很小,但正是这些细小的差异推动着我们进步。
我们都只看到我们想要看到的世界,但也有可能我们想要的其实是被他人有意设计的。寻找不一样的声音,每一次阅读都应该是一次思想的碰撞。真实可能不那么好接受,但绝不丑陋,虚伪才是!
和你画的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