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太过期待别人的感同身受 (抑郁发作)
有一句说:白天,我是搞笑废物;晚上,我是抑郁怪物。其实,抑郁症真的不只是看上去不开心,也不是“心理有问题”,它真的是一种病。而在抑郁症中,还有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叫微笑抑郁症患者。
他们很多时候看似开朗爱笑,其实是在假装坚强和强颜欢笑,或者表现得若无其事,为的就掩盖内心的真实情绪。因为他们有抑郁症,而那个时候他们可能正在经历持续性的巨大痛苦和煎熬。
还记得我们心目中的阳光男孩乔任梁,他在屏幕面前经常搞怪逗我们笑。我们却不曾想到他在阳光开朗的背后,会因抑郁症结束自己的生命。他曾经参加过一次访谈说过:“我们并非一无所有,我们还有病。”
就因为这句话,他就被很多人嘲讽了,说他矫情,但他没有为自己做任何的辩解。后来,我们知道他自杀真相后才明白,原来抑郁成殇的人,欢笑背后独自舔伤。
亚洲演艺界顶级巨星张国荣也是抑郁症患者,他曾在自传中写道:“记得早几年的我,每逢遇上一班朋友聊天叙旧,他们都会问我为什么不开心,脸上总见不到欢颜。我想自己可能患上忧郁症,至于病源则是对自己不满,对别人不满,对世界更加不满。”
乔任梁,于2016年9月16日,在家中自杀,年仅28岁。
著名摄影师任航,于2017年2月24日,跳楼自杀,年仅30岁。
台湾女作家林奕含,于2017年4月27日,上吊自杀,年仅26岁。
中国现代作家三毛,于1991年1月4日,在浴室自杀,年仅48岁。
不论是谁,都有悲伤的权利,不能强制性“坚强”。真正的乐观是允许悲观,悲伤不可耻。你可以悲伤,但是悲伤过后要记得这个世界还有未探寻到的美好!如果你身边有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真的不是矫情,他们承受了我们感受不到的痛苦,不要排斥和嘲笑他们,他们在排斥的同时,又渴望被关注和呵护,这是一种复杂又自我矛盾的情绪。有些人本身就拒绝自己患有抑郁症,因为抑郁症会让有的患者感到羞耻,他们其实也不想成为别人的麻烦,也希望自己的抑郁可以消失,希望自己可以解决问题,而不是成为别人的负担。而求救被误解,被无视,最后他们一条条像我们一样鲜活的生命,就选择了放弃,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而可惜的是,那些矫情的话可能是抑郁症患者最后的一根稻草,他们向我们发出的最后一次“求救”,请不要放弃他们。他们不是缺乏意志和“脆弱”的象征,不要带有偏见去看待他们,这样只会让他们更难堪,更加厌恶这个世界。他们需要的也许只是陪伴,听他们说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