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0分闹钟响起,起床蹑手蹑脚离开卧室,到外屋蹲着读经典,听早课。贞爸读经典《易经》51震卦~55豐卦;《黄帝内经》移精变气论篇论篇第十三,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诗经》77叔于田~81狡童。
今日早课李玉玲老师分享“善事而不伐”。整个课程听下来触动我心,让我的心回归到德,回到正道。可以说我就是玉玲老师所说那种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说的多,做的少。所谓“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也有新体会。同时点拨了我对经典原文要诵读要在到生活中应用经典精神!我们的未来在哪里?就在当下,就在当下生活中。
玉玲老师对经文有自己深悟和体会。“乾卦,九二文言曰:龙,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现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信,人言,人说的话为信。我们说话要诚信,要说到做到,要让听的人能相信你。谨,言堇,话少精炼。行动前要谨慎,谋定而动。有少说多做之意。在人事上不管是对的,不对的,好的,不好的,我们都保持一份诚信诚心,我们对他人诚就是对自己诚,对自己诚也是对他人诚。以诚化育人事。以“善”对待世事,对待自己和他人。而不是“伐”。伐古义为人被割头,意为砍、割,征讨,惩罚,后引申有抱怨,埋怨,声讨,怪罪……。我们对世事出现的不公,不好,不完善,不完美……要不“伐”,那如何做呢?答案是“德博而化”。要德博,要博爱分享出去,有好的方法分享给大家,自己受益的事要推己及人及团队及单位及国家;其中的不“伐”,也通不“乏。就是分享出去时要不乏累,不疲乏,乐此不彼。这正是“分享付出即收获成长”。新时代的“四好”新人。1,说好话要语言美,不要带挑战性带攻击性。“出其言善,千里相应。出其言不善,千里相违。”;2,做好事做善事,“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得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善不积不足以成名。”3,存好心随时随地诚心正意,心正心诚自然出口柔和悦耳,行动自然不歪,见危扶助,见困援手。4,做好人遵纪守法,以柔济刚。好人好报一生平安。用行动接纳别人不足、社会不公、世事不平。自己有能力要顶上,要补缺补不足,不抱怨,不埋怨,不排挤,不怨天尤人,不声讨,不义愤填膺……,而是用自己行动主动承担,默默无闻的做力所能及的事来化解,化育。感恩之心对待世事,遇事就当做锻炼机会,感谢给我们一个成长机会。玉玲老师讲:重庆八旬老人50年如一日的自带水泥砂石工具修补街道;台湾证严法师“富可敌国”的苦行僧。这些事例都是“善事不伐,德博而化。”由此及彼,我们育心经典事业也是如此。育心事业有育儿、育己、养生、养老、文化传承……,我们有易工团队,早课分享群,各种讲座,总部分部都有免费课程分享。这些都需要育心家人们积极行动起来,分担工作,包容他人不足,包容团队不足,主动承担和成全他人。也要行事“不伐”和“不乏”。看似先损失自己的时间和小利,后的远益成长自己强大自己并利益团队壮。“大河有水,小河满。”我们育心家人承担成长过程会积累阴德,家道重塑和传承。“知行合一”就是当下是人生,是生活。
早课有感顺口溜:
善事不伐见乾卦,世上几人悟真义?育心明师李玉玲,丽谦开蒙为大家。主动承担大格局,知行合一行生活。先损远益为易道,育心累积家道传!
学习《问答集》。五岁的孩子,必须要指读。如果不配合,明确告诉孩子,这是父母对你的期望,时间不长就十分钟;如果还不配合,那好,父母也没用理由配合你,你要吃饭,对不起,自己做。读书和吃饭一样是没有商量的。不读经就意味着也不要吃饭。你不听妈妈/爸爸的,妈妈/爸爸也不听你的。妈妈要你读书,你不读,以后你要妈妈帮你的时候,也别想妈妈帮你。
父母们,请好好理解教育的含义,认真体会自己的责任,而不是被孩子牵着鼻子走。我们也会说什么好,什么不好?但是我们不是依人,而是依道。不是依书,而是依经。不是依专家,而是依圣贤。
坚持养生,早起抡胳膊各100,蹲起36,瑜伽~战士式、摩天式,压腿40秒。
每天对自己真诚的微笑与疼爱。睡前摸脚底。诵读经典。贞爸和贞贞读经《周易》乾卦6-10页;《孝经》6-10页;《三字经》10-20页。
节日探亲起大早,携礼雇车一路畅。家乡旧貌换新顔,乡音入耳暖心头。
夕阳无限好,明日又晴天。农田今犹在,半数已撂荒。粮食靠外买,心里存恐慌。
感恩天地和圣贤,感恩赖老师和家人们,感恩一切遇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