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导论
(华为云大学笔记)
第一章:初识物联网
1.1 用一杯咖啡的时间初探物联网
- 物联网:基于通信感知技术,拥有无限开发潜能的互联网创新应用,掀起了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并将引发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
- 课程基于华为物联网1+2+1解决方案。
- 第一个1是华为云,2是两种网关,最后的1指华为的智能终端
- 课程的流程为物联网概述--云管端的课程体系
- 云指华为云
- 管指网关包括窄带无线/家庭或工业物联网关
- 端指带有Huawei LiteOS操作系统/模块的智能终端
- 课程的流程图(markdown中可以支持mermaid)
graph TD
物联网概述-->物联网平台OceanConnect-->物联网网关-->物联网操作系统
物联网平台OceanConnect-->窄带无线通信-->物联网操作系统
-
物联网的发展历程
- 起点:1991 年剑桥大学特洛伊计算机学院的一个咖啡壶:编程用摄像头实时查看咖啡的烹煮情况。
- 概念提出:1999 年,Kevin Ashton在MIT提出物联网概念
- 物联网:指依托于RFID(射频识别)技术和设备,按约定的通信协议与互联网结合,使物品信息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实现物品信息互联,可交换和共享而形成的网络。
- 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引用物联网概念
- 物联网概念不再局限于RFID技术
- 2008年IBM提出“智慧地球”概念
- 2009年中科院“感知中国”
- 2013年德国汉诺威工业展,德国“工业4.0”概念
- 2015年“中国制造2025”发布
-
物联网的发展阶段总结
- 1999 - 2013 年,物联网停留在概念阶段
- 2014 - 2016 年,以谷歌收购Nest为标志, RFID 进化到了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设备。
- 2016年至今,智能家居,智能可穿戴成熟落地,进入日常生活。NB-IoT 技术标准的冻结,标志着广域物联网时代的到来。物联网的各项传输协议(J808, MQTT, CoAP, HTTPS)的标准成熟使得物联网平台架设开始趋于技术成熟。
-
华为云-管-端的逻辑体系
- 从下到上,物联网平台涵括了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应用层。
- 感知层:负责信息收集和信号处理
- 网络层:负责终端接入和数据传输
- 平台层:负责设备通信管理,数据存储,业务规划等
- 应用层:负责数据呈现及客户交互
-
垂直行业应用划分
- 公共事业物联网
- 车联网
- 工业物联网
- 智慧家庭物联网
不同场景的通信协议不一样。
在车联网,视频监控,智能机器等数据传输速率大于10MB/s的应用领域,多采用4G/5G/LTE-V等通信技术,时延低,速率快,功耗较高,成本较高。
智能穿戴设备,梯联网,电子广告,无线ATM等设备,通常采用eMTC, GPRS通信方式。速率~1MB/s, 时延较低,成本与功耗也较低。
远程抄表,智能停车,智慧农业等应用场景,多采用NB-IoT通信技术,速率小于100kbps,成本低,功耗低,覆盖广。
1.2 稳定可靠的有线通讯
物联网的通信技术:有线和无线
- 有限通信技术包括:以太网,RS-232,RS-485,M-Bus,PLC
- 无线通信技术:Wi-Fi, ZigBee, Z-wave, SigFox, NB-IoT, LoRa, 2G/3G/4G/5G
有线通信协议标准
以太网,包括标准-快速-10G以太网三种以太网,也就是通用的网卡通信
-
RS-232和RS-485
- RS-232 通常包括DB-9, DB-25两种接口,就是9个针脚和25个针脚的端对端接口。
- RS-485 可以一个对多个,也可以联网,可以接128个并路。
- RS-232 和 RS-485的三大不同
- 传输方式不同。RS-232采用不平衡传输的单端通讯技术。RS-485采用平衡传输,即差分传输方式。
- 传输距离不同。RS-232传输距离最长20m左右。而RS-485可以传输几十米甚至上千米
- 通信数量不同。RS-232 一对一通信,而RS-485则在总线上最多可以连接128个收发器。
-
M-Bus(多用于抄表系统,又称为Meter Bus)
- 非电力户用仪表传输的欧洲总线标准,专门为能耗测量仪器,计数器等传送信息的数据总线设计。
- M-Bus基于OSI参考模型设计
OSI参考模型是网络通信设计模型的模板,它从底层到高层有七个层次,分别是物理层,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M-Bus只对物理层,链路层,网络层和应用层有设计。但M-Bus多了一个管理层,可以实现对任一层次的管理。
M-Bus满足了远程抄表以及公用事业设备组网的需求,M-Bus总线通讯传输距离可以达到1000米,使用24V供电。串行通信方式,非常适合公用事业仪表的可靠,低成本的组网要求。
-
PLC通信(电力线通信技术)
- 将信号通过电力服务器加载到高频波段,通过电力线传输到远端,由远端设备将高频信号分离出来,实现通信。它可以将电表的数据传输到电力服务器。也可以实现PC机与计算机外设之间的通信,比如USB设备,信息家电,多媒体设备等。可以将门口监控摄影传输到电视机。
有线通信技术的优缺点
有线通信技术的特点是稳定性强,可靠性高。缺点是受限于传输媒介。
1.3 百家争鸣的无线通讯
- 蜂窝无线通信技术,即2G/3G/4G通信技术。目前,较多的物联网设备使用2G网络接入,比如共享单车,Pos机等。
- 短距无线通信技术。蓝牙,Wi-Fi, ZigBee, Z-Wave
- 蓝牙作为RS-232数据线的替代方案。蓝牙可实现,固定设备,个人设备,楼宇个人域网之间的数据交换。使用2.4-2.485GHZ的ISM波段的无线电波。最高数据传输速率1Mbps。最大传输距离为10cm-10m. 通过增加发射功率可以增大到100米。速率快,低功耗,安全性高。但是网路节点少,不适合大规模组网通信。
- Wi-Fi: 是一种允许电子设备连接到无线局域网WLAN的技术。通常使用2.4G UHF 或5G SHF ISM射频频段。Wi-Fi覆盖广,传输速率快。但是传输安全性不好,稳定性差,功耗略高。
- ZigBee 技术。ZigBee 是低功耗,局域网协议。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智慧家庭领域。ZigBee具有简单,使用方便,工作可靠,价格低的特点。ZigBee的基站只有不到1000元人民币,而移动基站则价值百万元以上。它可以直接对所连接的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和监控,而且可以自动中转其他网络节点传过来的数据,也即自组网。所以很多智能家电的终端都会采用ZigBee进行通信,包括一些物联网网关汇聚的下行命令转发的场景中,都会使用ZigBee通信。ZigBee的缺点是:ZigBee的网络较复杂,不易维护。信号也容易被遮挡物遮挡衰减。
- Z-Wave 技术。 Z-Wave 是一种新兴的基于射频的低成本,低功耗,高可靠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在智能家居领域是领头羊。它可以用于住宅,照明商业控制,也可用于抄表,防盗及火灾检测等。覆盖范围室内30m,室外可达100米。Z-Wave的优点:网络结构简单,低功耗,低成本,可靠性高。缺点:标准不开放,速率较低,芯片只能通过Sigma Designs这唯一来源获取。
1.4 万物互联的LPWA
LPWA通信技术
它是低功耗,广域网的通信技术。适用于很多物联网场景,是物联网发展的一个机遇。包含比较常用的sigfox, LoRa, NB-IoT通信技术。
SigFox 通信技术
法国的SigFox公司拥有,面向低功耗,低成本的物联网专用网络。使用了UNB(Ultra Narrow Band)技术,传输的功耗水平非常低,但很稳定,传输速率只有100bps,非常低速,但适合农场之类的场景。网络拓扑是可扩展的高容量的。
SigFox使用免授权的Sub-G的ISM射频频段。根据国家法规不同,频段也不同。欧洲使用868MHz, 美国是915MHz.
LoRa 通信技术
LoRa 是基于开源的MAC层协议的低功耗广域网标准,同时基于亚-GHz的频段使其更容易以较低功耗实现远距离通信。
LoRa是美国公司SamiTech的技术。
NB-IoT通信技术
NB-IoT通信技术是构建于蜂窝网络的窄带物联网。它可以直接部署于移动GSM,联通UMTS,以及LTE网络。它需要运营商授权。可以实现平滑升级。
NB-IoT通信技术具有覆盖广,连接多,速率低,成本低,功耗低,架构优的特点。
应用场景:远程抄表,资产追踪,智能停车,智慧农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