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谈论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史时,两个品牌不得不提:Intel和AMD。这两家公司不仅在技术创新上有着长期的竞争,也在市场份额上争夺激烈。但是,他们的故事起源于一个共同的祖师爷——半导体技术的先驱者和革命性的科学家。在深入了解这两个科技巨头的发展史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回顾半导体技术的起源,以及它是如何塑造现代电子设备的基础的。
聊Intel和AMD,离不开一个人物,就是大名鼎鼎的晶体管之父肖克利。肖克利1955年离开贝尔实验室创建了肖克利半导体实验室,又在1956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风头无两。并广招天下英雄,但是由于他糟糕的管理,导致罗伯特·诺伊斯为首的八叛徒集体出走。他们接受了仙童摄影器材公司的支持,成立了仙童半导体公司。
为什么说以诺伊斯为首,因为诺伊斯创立了Intel,并被认为是集成电路之父。
1960年代仙童半导体迎来了高速发展,但其母公司,仙童摄影器材公司,不断把利润转移到摄影器材业务上,导致人员出走。其中罗伯特·诺伊斯、戈登·摩尔、安迪·格鲁夫在1968年创立了Intel,杰里·桑德斯创建了AMD。
这里罗伯特·诺伊斯、戈登·摩尔、安迪·格鲁夫都是技术天才,建立Intel的时候,只给投资人打了个电话,就筹集了500万美元的资金。
而杰里·桑德斯在仙童公司时是销售主管,所以筹集资金时非常困难。桑德斯自嘲道,“诺伊斯总是说英特尔只花5分钟就筹集500万美元,而我花了500万分钟只筹集了5万美元。这简直残忍。”最后还是罗伯特·诺伊斯凭借个人信用为AMD的商业计划书担保,才帮助AMD解决筹资难题。
AMD在技术和资金都弱势的情况下如何生存?它的策略就是抱大腿,紧抱Intel的大腿。最牛的时候,技术方案Intel都和AMD共享。就这样,AMD作为第二供应商也发展得不错。但依靠别人,很容易就会卡脖子。Intel在安迪·格鲁夫上台后,双方关系急剧下降。顺便说一句,诺伊斯为什么对AMD这么好,除了发展的需要,还有很重要的一点,诺伊斯是桑德斯的老领导。
两家公司闹掰,还打了旷日持久的官司,然后Intel和微软组成Wintel,发展成了巨无霸。
我们看看最初两家的产品。Intel推出了386,然后AMD就推出AMD386。Intel推出486,AMD就推出AMD486。
Intel的586就起了专有的名字“奔腾”Pentium。然后Intel,2005年戈登·摩尔提出著名的“摩尔定律”,从此走上王者之路。
当然,AMD也不是一直落后。举个最著名的例子,X86的64位指令集,官方名字叫做AMD64。顾名思义,这套指令集是AMD发明,并获得了Windows和用户的双重认可。因为Intel投入巨资,另起炉灶开发了一套与X86完全不兼容的IA64架构,希望借此控制整个服务器市场,结果输得很惨。而当Intel翻开当年的合同一看,有“交叉授权”这几个字,开心地把AMD64抄了个一字不差。
如今,Intel和AMD各有千秋,在竞争与合作中不断进步。从肖克利半导体实验室的分裂到今天的科技巨头,这一切不仅仅是技术革新的故事,更是关于梦想、坚持与创新精神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