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好多大咖在推课程,为什么我就提不起劲头呢?
1、好的课程很多,关我什么事?
前几天剽悍一只猫的《个人爆发式成长破局战略》分享又刷爆朋友圈了,免费免费免费,相对于20万每天的猫叔的咨询费,真的超值地说。
我也扫进去了,但没听。进去不用花钱,但听需要花时间。
于是,我用了一种更为经济的方式来学习猫叔的经验,那就是有好多小伙伴们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整理了猫叔分享的逐字稿,发到了群里,我用了10多分钟看完了逐字稿,省去了1个多小时听直播。
就像猫叔说的“时间就是我的命”,所以,我用了更少的时间获得了等量的信息。
但看完后,又怎么样了?道理还是那些道理,行动还是那些行动。
从2016年开始剽悍一只猫每年分享他的发展策略,你真的用起来了吗?重要的还是用,不是吗?不然,你只能看着大咖越来越牛,而自己可能还在原地。
2018年知识付费的大潮开始退去,好多“大咖”开始裸泳了,课程不再好卖,卖了的,听课的人数也呈断崖式的下滑,且不说好多课程都是送出去的。
就像罗振宇所说:“我们在争夺用户的时间,在时间的战场上,只有输赢。”
作为知识的消费者,我想说:“在时间的战场上,我不努力赢得时间,就是在毫不费力输掉时间”。
于是,2019年,看到那么多大咖的课,我一个都不想买,而是衡量自己是否真的需要后,再决定是否去买?
所以在你购买课程的时候,问自己:“这个课程关我什么事?”、“对我现在的工作、生活有用吗?”
如果没关,关系不大,没用,用处不大,你可以扭头就走,不买任何课程。
就像剽悍一只猫的《个人爆发式成长破局战略》课程,问自己“我需要吗?为什么需要?是因为好奇他怎么爆发成长的?还是我也想爆发成长学点东西?我能学到吗?2016年他的分享听了吗?我现在过得怎么样?有没有其他方式更好地知道他分享的内容?”
“关我什么事?”一个问题,把注意力从课程回归到自己。
2、为什么看到那么多课程,那么多新工具,就手痒呢?
在卡尔.纽波特所著的《深度工作》书里,提到了人们面对新工具,尤其是网络工具,比如我们身边的微信、抖音、今日头条,常常会有的一种思维模式:
任何益处思维定式:一旦发现使用一款网络工具有任何的益处,或者是不使用就可能错过某些事,你就觉得有足够理由使用这款网络工具。
对于看到新的课程、新的促销、新的信息时,这种思维定式也在发挥着巨大的威力,就像你在看到新的知识学习APP、新的课程时,原价1000的课程,现在免费,从钱上你就赚了1000块钱,有收益,白捡回来了1000元。另外,看软件里的东西、课程内容,可能以后会用到,千万别错过了“风口”,万一呢?
只要有利、有益,即使是虚拟的、未来极其微小可能的,也会让很多人去尝试,让平台、课程吸引用户的注意力,然后实现平台的变现、课程的营收。
在《深度工作》里作者的看法也是这样的:
我认为社交媒体大行其到的一个原因,就是它打破了努力创作有实际价值的作品和吸引到人们注意力之间的正相关关系。相反的,它用集体主义式交换取代了永恒的资本主义交换:如果你注意到了我说了什么,我就会注意到你说了什么,不管这话有无价值。
任何益处思维定式,让你只看到了所谓的“益处”,这个益处是钱上的(准确地说是假设你买了后的),是未来可能的。让你减少决策的难度,尽快做出买的简单决定。
到最后,你只能感叹:“屯了那么多课,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那你会问,万一我听了课爆发式成长了呢?错过了怎么办?这又掉进了这种思维定式的陷阱。如果你想要的目标是爆发式成长?你最需要做的事情是什么?是听课,还是瞄准成长的关键动作---行动来展开呢?
剽悍一只猫分享里最有价值的是他的行动和持续的行动,这些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得出属于自己的行动步骤。
所以,你需要考虑的不是任何益处,而是,益处和害处的差值,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的权衡。正如,《深度工作》里提到的另外一种思维方式:
工具选择的手艺人方法:明确在你的职业和个人生活中决定成功与幸福的核心因素。只有一种工具对这些因素的实际益处大于实际害处时才选择这种工具。
大到工具,小到课程,都可以用这个方法来权衡、做决策。199元多吗?和你花的每天30分钟(一年182.5小时)比起来会怎么样?
如果你一小时可以赚30块钱(月薪约5280元),这些小时用在工作上去学习工作技能,或者和领导沟通这么长时间,你的成长会是什么样呢?
还有一种可能,如果听课可以让你拓宽眼界,收获方法论,结交人脉,如果不听课,你的时间在打游戏、喝酒中度过,那还是选择听课,更为有益。
所以,不是简单的好与不好,而是好处>坏处,还是好处<坏处,大多少?以及
是否可以用同样的时间做些更有价值的事情的思考和判断?从时间消耗的维度、注意力的维度,从深度思考、工作、产出的维度上去衡量。
3、怎么样才能选择出对自己最有价值、最多产出的工具、课程?
在讨论这个话题前,你需要先具备思维上的转变,摒弃“任何益处的思维定式”,认同“工具选择的手艺人方法”的思维方式。
正如,畅销书《异类》的作者格拉德威尔不用推特,在2013年的一次采访中,他解释了原因:“谁说我的粉丝就希望从推特上听我讲话呢?”然后他调侃道:“我知道很多人对我的态度是眼不见心不烦。”
作为畅销书作家,格拉德威尔竟然不用推特,你会惊讶吗?再想想在文学上太多伟大的作家搜索指数很低甚至没有,但他们的作品长盛不衰,时间越长,作品的光芒不减反增。你是不是就不会惊讶了呢?
就如写作,如果是获取流量、获取注意力的写作,一定要运用好网络。如果是想要留下有思考深度、有用的作品,你更需要做的是,沉下心来,深度写作。
在《深度工作》中给到了选择出对自己最有价值、最多产出的工具、课程的方法:
a 明确个人职业和私人生活中主要的高层次目标。
b 思考你当前使用的网络工具、学习的课程,用和你的高层次目标对应的关键活动来审查。实质的积极影响,实质的消极影响,还是无影响。
c 做出决定,对于积极影响大于消极影响的,继续使用。否则,停止使用。
三个步骤里,第一步和第二步都比较难,第三步执行起来最简单。
第一步在个人实践过程中会不断清晰,是一个不断认识自我、不断认识世界后不断调整和优化的。实在不清楚,可以看看你的榜样的目标是什么?朝着那个目标去不断实践和问自己。
第二步是根据第一步的目标来确定的,这里面涉及到了一个原则就是,影响的目标的关键活动,最多两条。
比如,有理想的作者的职业目标是,写出精美的叙述体故事,以改变人们理解这种世界的方式。
支持这个目标的主要活动:
- 有耐心、有深度地进行研究。
- 有目的性地认真写作。
那么上推特,在网络上和读者互动,显然对这两个主要活动没有多大帮助,反而会消耗大量时间,影响研究、思考的深度、写作的精力等。
再比如,你的目标是:写作变现。支持这个目标的主要活动是:
写出符合收稿平台要求的多篇文章;
投稿到平台,通过后,收到稿费。
这样的话,需要做的是,找到投稿平台,知道稿件要求,然后投稿。而不是,写出自己认为可以的文章,等待某平台看到你,转载了,还没给你稿费。
另外,要想实现这个目标,还包括学习新媒体写作套路,追热点等,但更重要的写。学习课程最多占整个目标实现过程的30%。
掌握了这个复杂却高效的方法,大咖的课程,想买的冲动不再有,有的是我的判断、思考,时间和注意力更高价值的方向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