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读书会笔记(三)

1:我们都是独立的个体,都需要被尊重。

2:家庭是特定的训练场,训练我们回到耶稣基督里。

3:学会观察对方的需要,先理解对方,有同理心,才能接纳。

4:当我们人的爱用尽了的时候,寻求来自 神的爱,因为人的爱有限。

5:冲突不可怕,它是帮助我们成长的契机。

6:沟通时懂得示弱、合作、互动,让对方有成就感;沟通时把“你你你”改成“我我我”,不要指责。主观不去评论,先同理对方。

7:顺服:暂时放下自己的利益,先听对方的诉求,因着“爱”的基础为出发点,去理解对方。(这里的爱不是感受,是行动)。

8:孩子哭闹:是想引起我们的关注,父母不要跟孩子讲道理,孩子听不懂的。试着用游戏的方式跟孩子沟通。孩子做的不好时,不批评、不指责、多鼓励、肯定;价值感认可;我们做错的地方跟孩子道歉。

9:非暴力沟通不止是沟通,而是观察等等……学情绪管理。

10:情绪来时分清是欲望还是需要,列如:孩子没有按照我规划的时间学习,在哪玩我看了很生气等……属于欲望。

11:感觉自己被排挤,带有主观评论,被排挤不一定是对方问题,自己里面的问题。自卑是自我中心的骄傲。归属感:自己先接纳自己。

12:多言多语难免有过;禁止嘴唇是有智慧。(箴言 10:19 和合本)

愤怒时若不禁止嘴唇,多说一定是伤人,甚至犯罪得罪 神。

姊妹画的思维导图

《非暴力沟通》

第三章区分观察与评论

                              ——笔记

                              2021.6.27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