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难忘一个人的作品,哪怕许多年未读过,仍对某个细节念念不忘,再度重温仍有当年的情绪。喜欢过的作家作品很多,第一个从记忆中泛出的是,亦舒。
平铺直叙似是不动声色,置身事外得犹如没感情,写就读完方觉倒吸了一口气。在亦舒的小说世界里,爱情有着凛冽的美好风骨,女子有着通透多面的内心,生活有着世俗中可爱的烟火气。
1、“朝花夕拾”情结
2000年前,知道鲁迅先生有本文集,名为《朝花夕拾》,一直没看完。
2000年时,因为喜欢这个名字,买了本同名小说,亦舒的《朝花夕拾》。
那是我第一次看亦舒的作品,不知道她是知名作家,也不知道她是倪匡的妹妹,更不知道她经历过怎样丰富的人生。只是单纯地读完了这本小说,夜里猫在单人床的被子里,我独自为书中的结局哭了许久。
此《朝花夕拾》非彼《朝花夕拾》,亦舒写了个科幻穿越式的爱情故事,陆宜回到了五十年的双阳市,遇上了本不可能遇见的方中信。最终时空的错误被纠正,徒留青冢孤坟,还有那一句刻在碑上上的,“宜,我永远爱你。”
十几岁的女中学生,还没轰轰烈烈地爱过伤过,期待那个对的人到底何时到来。特别不愿接受生离死别的结局,因为留下的那个人太痛苦,心都碎了还要粘起来继续。记得临结尾时,亦舒写道:“相爱的人见不到最后一面,伤心人捱不过最后一刻,到有情人终成眷属,不是另一半得先走一步,就是感情日久生分,一切都是时间作祟,一切都是时间的错。”
亦舒的小说,我读的第一本是《朝花夕拾》,哭过数次的也是《朝花夕拾》,隔了十余年仍难忘的还是《朝花夕拾》。因为写此文的缘故,近来又重读了小说,年过而立泪点提升,只是看过心中犹觉唏嘘。
直到前段时间,我才无意在网上看到,原来《朝花夕拾》的书名就是源自鲁迅先生的文集,而亦舒当年就是因为非常喜欢鲁迅先生的文字。原来,演员方中信曾演过小说所改编的电影,还因此将方中信作为艺名沿用至今。我一直没看电影,我想保留记忆中的想象。
2、利落的“亦舒女郎”
亦舒笔下的男人未必完美,女人也未必讨喜,写的多是精致而理智的人,偏又带着些浪漫主义。我念念不忘的《朝花夕拾》,陆宜不懂爱没情调,很迟才明白老方的心,深情如方中信早先也是个风流公子,遇上真命天女才专一起来。她只是没经历过,而他只是天性爱玩。
那样的女子,是亦舒女郎的一种。纵然嘴巴刻薄,也藏不住豁达,艰难时也能自嘲开几句玩笑。纵然天生丽质,却并不自知,没太把貌美当主题。《风信子》里的榭珊,美得惊世骇俗不染凡尘,也并未多在意过这张脸,为了爱情不惜改换成普通妇人。
在还是女孩的时候,若能明白自己想成为怎样的女子,以后即使未能完全如愿,也不会偏差成自己所讨厌的那类。有一颗通透豁达的心,有一张气质淡泊的脸,有一种利落直率的脾气,有一份养好自己的工作,有一个趣致温暖的爱人,还有一些不做圣母的世俗烟火气。这样的女子,是我想完善成的样子,也颇似亦舒小说里的女子。
到了不上不下的年纪,我才逐渐发现亦舒所写的女子,所描述的日子,才是某些人生的真实模样。没能被一个词、一句话轻易概括,她们有大原则,也有小自私,她们能保有初心,她们也能审时度势,她们爱格调品味,她们也爱世俗红尘。活得太清醒,爱得太明白,过得太痛快,岁月过后才是最美的年华。
原来她们也是无数个不同的亦舒,每个女主角身上都会有作者的投影,表象发肤或是精神气度或是雷同经历。亦舒当过《明报》记者、做过杂志编辑、去国外留过学、受聘过公关主任、进电视台做过编剧、任过政府高级新闻官,不可谓不精彩纷呈。
亦舒嫁过才子、嫁过演员,最后情归学者,从此移民海外,过上相夫教子的寻常生活。之前在知乎上看过这么个题目,“大部分女生,都会被男神吸引,爱上坏小子,嫁给老实人”,三种类型男人代表着一个女人的成长。
在最绝美的光景里,最无憾的莫过于为狠狠爱过,某个人或是某个自己。
3、往昔种种,情之所钟
很多人都会将亦舒归为言情作家,我却觉得这个定位将其看窄了。亦舒写了许许多多的爱情故事,却又不仅只写与爱情相关的,甚至未必都以爱情为主线。比如《如何说再见》中李育台父女的告别之旅,与往事和逝者道别后再开始。比如《在那遥远的地方》中的程岭,二十余岁远渡重洋历经坎坷。
多年未读亦舒的小说,印象中的故事日渐模糊,有些只剩下了个梗概,或某些细节,却始终记得当年读时的心境。亦舒总有本事,平淡数语,不经意间,便诉尽了人世曲折。她的文风简练,初读甚觉口语,并无惊艳之感,然冷不防一刀见血,阅后回首,不动声色中竟隐着极度忧伤,和彻骨悲凉。
“做不到是你自己的事,午夜梦回,你爱怎么回味就怎么回味,但人前人后,我要你装出什么都没有发生过的样子。你可以的,我们都可以,人都是这般活下来的。”来自《叹息桥》中的一声叹息,这就是成年人世界的无奈,我们至少需要两张脸,一张是给自己看,一张给别人看。
聊天时谈及亦舒的小说,老友笑言道,“读书那会儿,我们都好喜欢亦舒。”那时候正赶上文理分班,面临不再遥远的高考,我俩还没心没肺地交换小说,课间还要交流故事感想,谈各自的喜欢却没想太多未来。而今再忆,我为人妻,她为人母,说起亦舒的小说,就像说起一个久远未见的老友,想起来的是我们任性过的青春年少。
唯一看过由亦舒小说改编成的电影,就是《流金岁月》,已经算是很老的片子了。张曼玉的蒋南孙,和钟楚红的朱锁锁,爱上了同一个男人,结尾告别时,她们还怀念过去,却再也回不去了。书里说,“无论做什么,记得为自己而做,那就毫无怨言”,还好我们还没变得认不出来,还好我们还有极好的情分。
职场十年,折腾十年,我虽未过得像亦舒那般丰盛,却也算是见了些世面,多了些领悟。从媒体公关起步,做过企宣、策划、文案、执行、编辑,一路走来遇过不少人与事,好的坏的哪怕是恶心的,我都要学着吸口气然后去面对,不再像年少时发通脾气转身走开。
愿许久之后,谈笑风生间,我能毫不费力地说起自己的往昔,也能掸去尘埃继续往后的旅程。变了那么多,我只是在找一个最放松的自己。
去年写了篇写实的职场小说,收到很多读者的评论意见,喜欢的说接地气,不喜欢的说不合理。我看多了,倒也觉得正常,很多人习惯将自己不知道的人与事,都当做是别人臆想出来的虚构。还有人说,文字太平,缺乏文学性,故事太平,没戏剧冲突。也对,读者想看的是精彩故事,而我偏偏写了个真事。写的时候,我突然想起亦舒来,于是想尝试一种新的风格。
亦舒写了数百部作品,从青葱少女一直写到年过七旬,实在令我深感羡慕。源自《牡丹亭》,亦舒换言成,“如花美眷,也敌不过似水流年”。当下就是我最好的开始,美眷依然如花绽放,流年匆匆不为谁停步,当一辈子自己喜欢的自己才是正事。
想当个像亦舒这样的写故事之人,长长短短世间百态,无须套路公式或秘笈,跟着脑里心中的走向随性落笔。这样的故事不一定跌宕起伏,却一定会触动有些人的心绪。这世间,没那么多旷世奇情,也没那么多人中龙凤,但唯独有很多很多的动心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