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出来我看过的感受:看之前期待的是章子怡的演技、黄晓明的蜕变、王菲的歌声、王力宏的颜值以及……张震的一切(羞涩呢),看之后只记得彩蛋中那些惊艳了时光的伟人。
许多人肯定像我一样吧,丈量着985、211(以后应该是“双一流”了)的标尺,为自己选了一个不痛不痒的学校、一个看似很热门的专业。进了大学之后,本科时上课昏昏欲睡,或许以后会读个研,靠着抄袭论文混个文凭,当然如果本科毕业能赚到钱的话,直接去就业也不错。是啊,不知何时,大学已然沦为职业介绍所,大学生和教授们都变得浮躁和急功急利,呵呵我们学校学生都称老师为“老板”。不知道这样的师生如何保存和发扬我们国家的精神?
那是一个令人自豪的时代。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外面下大雨,教室里面下小雨,教授在自己浑身淋湿的情况下,在黑板上写下: 静坐听雨,外面是运动员在雨中跑步的呐喊声。在敌军飞机的轰炸下,老师和学生躲在草草的地穴中上课,贫困的孩子用歌声抵御寒冷和饥饿,人们都活得如此真实。
这是一个令人伤感的时代。教授学术论文评职称纷纷造假,大学生在课堂上昏昏入睡,攀比物质的奢靡已经成为风气,潜心研究学术的人已然成为笑话,偌大的中国,再也摆不下一张安稳的书桌,人们都活得如此虚假。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我们都活得太苟且,活得都不够真实,或许这就是我们这一代人不快乐的原因。
1924年,泰戈尔访问中国,来到清华大学演讲。泰戈尔在台上慷慨激昂的说:我竭我的至诚恳求你们不要走错路,不要惶惑,不要忘记你们的天职,千万不要理会那恶俗的力量的引诱,诞妄的巨体的叫唤,拥积的时尚与无意识,无目的的营利的诱惑。
突然觉得一首诗好适合我们:
我慢慢明白了我为什么不快乐,因为我总是期待一个结果。
看一本书期待它让我变深刻,
吃饭游泳期待它让我一斤斤瘦下来,
发一条短信期待它被回复,
对人好期待它回应也好,
写一个故事说一个心情期待它被关注被安慰,
参加一个活动期待换来充实丰富的经历。
这些预设的期待如果实现了,长舒一口气。
如果没实现昵?自怨自艾。
可是小时候也是同一个我,
用一个下午的时间看蚂蚁搬家,等石头开花,
小时候不期待结果,小时候哭笑都不打折。
一一一马德《允许自己虚度时光》
记得电影最后张震这样说:世俗是这样强大,强大到生不出改变它们的念头来。等你们长大,你们会因绿芽冒出土地而喜悦,会对初升的朝阳欢呼跳跃,也会给别人善意和温暖。但是却会在赞美别的生命的同时,常常、甚至永远地忘了自己的珍贵。愿你在被打击时,记起你的珍贵,抵抗恶意;愿你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爱你所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我自问极少听从过自己的内心,看完该片后震撼极大,希望能在未来的人生之路中,磨砺出自己的人格、善良且独立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