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词】达克效应

考完试估分,学霸们的估分都很保守,而学渣们的估分则远远超过真实水平。

很差的司机也会认为他的驾驶水平很不错。

这就是达克效应(D-K effect),全称为邓宁-克鲁格效应(Dunning-Kruger effect)。

说白了就是,越是无知的人越是无法认识到自己的无知。他们沉浸在自我营造的虚幻的优势之中,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却无法客观评价他人的能力。

达克效应这种认知偏差,不仅在学习、技能方面得到印证,在很多其他领域都有体现。

井底之蛙最容易自大,以为天就是它看到的那么大,因为它没有参照体系,不知道外界有多大。

愚蠢的人看不到他的愚蠢,因为他没有足够认识愚蠢的智商。

狭隘的人看不到别人的宽容和格局,因为他没有足够的心胸想象宽容和格局是什么。

浅薄的人沾沾自喜于自己钱袋鼓人脉广吃得开,因为他脑袋空空眼界浅浅没能力认识到什么叫有底蕴。

情商低的人,是因为心性愚钝,不知与人相处的边界在哪里,互尊为何物,那就难怪冒犯了别人都不自知,还觉得人家挺喜欢他。

国外有过大量研究数据表明,一个人知识的广博程度和他的收入、幸福感、健康水平高度相关(是相关关系,不是因果关系)。

不断地有意识地学习,扩大视野,开阔心胸,认识自我,绝不仅仅是功利性的谋生手段,而是提高自己生活质量和人生厚度的最佳方法。

每个人都有认知盲区,即便饱读诗书博闻强记,也总有自己不了解不知道的领域,越是在某方面有优越感越是要小心,那很可能只是无知的自信。

保持谦卑,保持开放,保持好奇,才能让自己不要成为那个无知的无畏者。

早睡姐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你在职场或者生活中是否会遇到这样的两类人。一类人能力一般,但却自持甚高,认为自己无所不会;另一种人,学识渊博,却为...
    云华商业频道阅读 3,987评论 1 19
  • nwt176 老天爷给了每个人一个无限可能的大脑,和一生的时间。可不是用来浪费的。让自己的大脑,从生物固有惰性和模...
    船长戚戈XGeek001阅读 9,602评论 3 27
  • 不论是到了名山大川,还是到了穷山僻壤;也无所谓是进了庙宇,还是入了道观;管他参拜的是太上老君,还是如来菩萨;带着一...
    清谈就是说个够阅读 1,030评论 0 0
  • 也不知道是第几天了 今天早上挺累的 不过还好 寄了快递 老师也没有讲什么 下午也还好 给黄瓜定了生日礼物 晚上复习...
    Emily_e135阅读 119评论 0 1
  • 心怀感恩,是当下最流行的一句话 感谢父母,他们给予你生命,抚养你成人; 感谢朋友,他们让你感受到世界的温暖; 感谢...
    葡萄_5b23阅读 581评论 0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