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钱的事与值钱的事,往往是两件事。创业的痛苦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此。
《穷爸爸富爸爸》里有个故事:
一个村庄里没有水,村长就委托两个年轻人给这个村庄供水,让村民向他们支付费用。
第一个年轻人艾德,马上买了两只大桶,每日奔波于10里以外的湖泊和村庄之间,立即就赚到了钱。
另一个年轻人叫比尔,自从签订合同后,他就消失了。
半年后,比尔带着一个施工队和一笔投资回到了村庄。过去半年的时间里,他做了商业计划,找到了投资,注册了公司,并雇用了项目施工管理的专业人员。之后,比尔又花了一年多的时间,修建了一套从湖泊通往村庄的供水管道系统。
清水从水龙头中涌出的那个瞬间,艾德的生意被摧毁了。在比尔建设管道的期间,艾德赚了一年半的钱。
这个故事还是挺形象地解释了,赚钱的事与值钱的事的不同。
两者的区别
赚钱的事,核心是当下的利差,现金现货,将本求利。
但是,你赚钱的时候,别人在设计一个更大的结构覆盖你。当比尔的水管接通,艾德愤怒妒恨、哭天抢地、找村长都是没用的。
一个时代结束了,就是结束了。所谓“互联网+ ”对传统企业的进攻,大致如此,传统企业也无法逆转大势。
而值钱的事,核心是结构性价值,它的兑现时间在某个未来。
如同,比尔的供水系统,在拧开水龙头,清水流出之前,他所面对的是日复一日的现金消耗,以及所有人对他无尽的质疑——我们到底能不能完成这件事,接通水,赚到钱?
从投资人角度看比尔的水管项目, 投资人首先要对市场需求与供给能力、成本结构、市场变化概率进行评估,然后估值、投资,最后收益分成。
没有水管之前,艾德每天从湖中打水运到村里,村里的人不一直是这样过的吗?
但是有了水管,就可以规避因为艾德某天身体不好或者家里有事,导致的供应不稳定。人们可以7*24小时用水,还可以洗澡、清洗房屋,用水的需求大大扩大了。其实人们有各种使用水的想像力,只是之前供应能力被限制而已。
你需要用变化中的视角,看市场需求的大小,以及投入的成本是否有价值。
风险与结构价值
村中是否有尚未发现的水源,其实可以打出井水,然后建同样的管道和比尔竞争?
比尔的策略应该是在地下水没被发现之前,先击垮竞争对手艾德。如果有人发现地下水,就应该果断兼并这家新公司,以垄断供应能力。
所以,曾有创业歌谣“C轮死、D轮合 ”来描述美团点评、滴滴快滴的合并故事,其实都类似于湖水兼并井水。
整合行业的供应能力,是为了避免在市场容量大致确定的情况下,同质化竞争降低企业利润。
还有什么风险呢?地下水脉突然动了,湖干了、井枯了,这属于天灾,算倒霉。
但如果水管开通之日,突然收到通知,说这个村庄的位置属于三峡淹没区。一年后,整个村庄将被淹没进入水库之底,所有村民都要在一年内搬迁走。
这就是比尔设计的结构,败给了一个更大的结构,所有人都白干了。
就像O2O大战中,那些做了个App,然后围着某个小区殷勤服务的O2O小商家,一年之后,灰飞烟灭。
在每个新生的领域,我们都将看到无数结构的挤压和整合,直到形成一个坚固有效的大结构。如同美团之于千团大战。
这也大致解释了,为什么京东不赚钱,但是它值钱。
京东在这个过程中,建设了一个巨大的结构——以京东物流能力为代表的京东整体的智能运营系统。京东值钱的是这个结构。
就好像在这个故事里,比尔拥有的是那个沟通湖泊与村庄的供水系统,湖泊并不是比尔的。
京东一直亏钱,但是它的结构一直在扩张,不断覆盖更大的空间,并且它的系统效率也从未被其他电商超越。这就是一个不赚钱的公司,真正值钱的所在。
能够看清一个更大的时空里,产业结构模式乃至社会结构模式的变化,就是战略能力。
做赚钱的事,还是做值钱的事,都有窗口期,时代总是在变。
赚钱的事,难在收手。好似股票要抛出,才能论输赢。
而做值钱的事,难在看清存在于未来时空运作的新产业结构,然后全力以赴,以最快的速度把它搭建出来。 定战略、配资源,说服、说服、坚持、坚持、整合、整合,死扛到结构开始运作并全量覆盖的那一天。所以,做值钱的事,更难。
创业者最难的,是苦苦坚持时的心理负担:放弃赚钱的机会,初衷不改,想搭个大系统成为大企业家,结果中途败了,成了骗子。
<<< 得到 产品思维 学习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