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秋。我被沔阳四中录取,当时该校初中共设四个班,我的考分较高。数学100,语文86,政治71,被分配在初一一班。我开始了住校生活,初中三年是我学生时代比较风光的,初一全年我的代数考试全部满分为年级之最,被同学们戏称为数学博士,最后两年,我数理化成绩始终处于年级前十名,其他功课处于中等或中等偏上水平。初中阶段,我暴露了两大毛病:一是偏科,我将所学功课划为三、六、九等,最喜欢数理化,上课十分投入,从不马虎,重视语文、政治,注意听讲,完成作业,其他功课则不够重视,如历史、地理、生物、植物等。有时甚至在这些课是看小说,曾被老师发现,并受到严厉批评。三年初中,我把很多时间耗费在看小说上,先后看过青春之歌,林海雪原,苦菜花,迎春花,三国志、隋唐演义、水浒、红楼梦、西游记等,显得有些不务正业。二是很少复习功课,从不预习。错误地认为,只要按王老师教的方法去做,至少也能掌握80%以上。只求过得去得的低标准毛病充斥着整个学习过程。
1961年秋季中考,我被沔阳三中录取,分配在高一一班。经过两年学习,我乐观认为“61级”学生是当年精英。在此回放一段历史。1958年以前。沔阳有四所中学,分别叫做沔阳一、二、三、四中学,直属县管。一中(仙桃)、二中(彭场),为完全中学。二中(通海口)、四中(下查埠)只设初中。那个年代招生基本情况是全年招收初中生800名,四所中学四个班各200名。招高中生200名,一中、三中两个班,各招100名。到1958年,狂热思想潮在各级领导层泛滥,工业大跃进,农业大跃进,教育也大跃进。在这潮流中沔阳县当年175区镇一窝蜂各办一所初中,都招收新生100名。师资不足,滥竽充数,学生不足,成人填充。结果造成师生质量参差不齐,我们班当时就有两个已婚男子,年龄都在20岁以上。到1961年毕业时,正值三年特困时期。工业要退够,部分项目下马,农业要退够,包括砍掉30万个合作社,教育当然也不例外。在当时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指导下,1961年沔阳高中按I957的政策执行,招收高中生200名,包括保送荆州高中生六名,录取率大概为8%左右,实为好中选优。
50年后的2011年我们彭场中学高一一班举办了一次"半个世纪喜相逢联谊会"。当年43名同学。去逝三名,失联两名,剩下38名。虽然青丝变白发,但都精神闪烁。经统计,38名同学中。专业广泛,涵盖了军事,政治,经济、教育、能源、交通等等领域。其中,正军级一名,正厅级两名副厅级一名,正、副处五名,具有高级职称二十九名。几十年来,这些人在本行业中都享有很高威望,在各自岗位上,为祖国,为人民做出自己的贡献,彰显了这批同学的素质能力与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