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幸福程度,往往取决于他多大程度上可以脱离对外部世界的依附。——题记
想起当初选择的清贫的教育职业,在温水煮青蛙之后,正如今天一场带来了突如其来的焦虑、挫败感。浪费了很多时间证明自己,但却忘记停下来想想,到底什么才是有价值的。
每月理发一次,不是爱美,确是头发长了不好打理,加之中间稀疏,发质偏软。这些特质决定了我不习惯换理发的地方。最开始喜欢一个温州的老帅哥,一把剪刀,为人和气着,开始1年多的修剪之后,他开始推销各种增黑发的新产品,尤其是他娇小的老婆在阁楼上开了一个美体店,还要说服我家人也来。于是赶紧换到距离单位一个比较近的路口,爱和他们攀谈。
小小理发店的收入,在他们看来月收入7、8千还都是小意思,每逢春节涨价,还不允许刷卡,赤裸裸的涨价,几年间,他们房子、车子、娱乐全都搞起来了。尤其是那个4平米的地方,好几个理发师,老板只收提成,还要看心情理发。据说他还再外省爱钓鱼的地方,置办了一条船,日子过得好悠哉。
今天我看住房楼下一个“神剪”店子,一个师傅,准备去修理一下。春节不刷会员卡,春节给我一般待遇,小平头30不还价。正在说话间,她妻子回来,说是不小心把车子尾部的油漆蹭掉一点。我发挥自己的优势安慰到,没想到被呛了回来。奔驰新款,刚买的,50多w,我的天呀!我也曾说服自己,努力做个一不自卑的人。可下这如同课堂上无法追求大学梦的孩子,这不是调皮的不想上学的人吗?换了一活法,人自然不一样。
看看德云社的小岳岳一干干,红的发紫,可背后的辛酸也是自知的,我想,远不止这些人,每个行当也是也是这样的。心理学家武志红曾写过一篇文章《你敢不敢成为有钱人》,文中说,很多人在潜意识里根本不敢成为有钱人。他讲了他爸的例子。“爸爸的一生一直在重复一个模式:每当挣了一笔钱,家境有点好转了,他就要出事,把钱损失掉。”贩卖大米赚了点钱,就把自家的货卖给一个来路不明的人,一分订金不拿,最后发现这个人是骗子,货和钱都没追回来;做佐料的小生意攒了一点钱,结果去进货的时候不小心把钱包丢了,钱都在里面;后来又赚了点钱,却被算卦的人用障眼法骗走了一笔钱……这是为人老实、不懂做生意还是运气不好?都不是。
真实胜过完美,一旦我们懂得什么是真实,如何接受自己的真实,如何跟自己真实的生活在一起,就会深刻地感知到真实是比完美更好的东西。只有接受,我们才会对自卑不那么敏感,对输赢不那么迷恋,对证明优劣也不再那么执着。
人生就像一棵大树,盘根错节的根系常常让人一筹莫展,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才会有的放矢,只要心向天空、向着理想生长,就不会走错路、走弯路。
2019-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