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每每高中同学聚会或者联系,聊起天来,都会不由自主地提到我当年被保送上大学的事。看来这件事,不论于我自己,还是于我周边的同学,在当时来说,都是一件不小的事情。
高中的时候,开始对于自己的未来是很模糊的,当下的追求就是成绩的提升。对于未来自己的理想,一直到了高三,才有了一点感觉。当时每年的高考时7月份,4月份的时候,班主任在班里宣布了一个通知:省内两所大学正在招收保送生,一所是师范类大学,条件宽松一些,一所是省里的综合性大学的“学前教育”专业,要求比上一个稍高一些。当时正在奋战高考的我们,对于这个通知也都是无所谓的态度,没有放在心上。可是,当天自习课的时候,我突然被班主任叫到了办公室,他和我讲可以走保送这条路,我当时就回复了不愿意走这条路,希望通过自己参加高考。
可是,第二天,年级组长、年级主任接连找我谈话,在被我的固执(也可以说是坚定)回绝后,年级主任非常生气地问我:”你说,你将来不想当老师,想干什么?”我语气坚定地回答:”我想当记者!”“记者压力多大呀,你看我们当老师的,工作压力没有那么大,生活也很稳定”年级主任几乎吼的语气,虽然没有吓退我,但是接二连三的谈话和软硬兼施的策略,把我当时正在一门心思冲刺高考的状态,扰了个乱七八糟。接下来的几天,在和父母商量了一下之后,开始了准备保送生考试。
和同班另外一名打算参加那所师范类学校考试的同学一起,到省会城市参加了保送生考试。后来,5月份的一天,在跑操结束回班的路上,年级主任从牛仔裤后兜里拿出一个信封递给我:“考上了。”语气很平静,我也很平静。对于我来说,这个结果让我既欢喜又让我忧:考上了,说明前段时间的努力没有白费,同时也意味着我失去了自己拼命高考的机会。保送的学校,和同班同学们相比,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这个结果让我暂时获得了心理上的平衡。
但是到了大学,自己静下来,想起自己曾经的梦想,自己曾经的努力,总是心里还是不甘。于是,在整个的大学生活中,自己找各种机会去学习和新闻学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自学新闻传播学的教材,到新闻传播学院蹭课,学校学生处做网站,招募记者和编辑,毫不犹豫就去报名,并积极地进行采访和撰稿。于是,在毕业的时候,在经过了迷茫的择业选择后,怀揣着记者的梦想,来到了北京。
在北京的最初几年,一直在为自己的记者梦想努力,几年的时间中,从最初的懵懂到了自己独立采访、做出了让主编称赞的文章。心里那个心结也随着自己的努力和工作上的进步慢慢淡化了一些。今年,距离刚刚开始工作,已经十七年了,人生也经历了很结婚、生孩子、读MBA、重新定位自己的职业……如今,事业和生活都已经到了自己比较如意的状态。对于过往的事情,不再如以前那样纠结,也不再懊悔自己当初的选择。也许正是这些经过,才造就了我当前的淡定和从容。
所有经过,无需纠缠——因为,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2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