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们说一个重要的心理学效应,叫“邓宁-克鲁格效应(Dunning–Kruger effect)”。这个名词你可能没听说过,因为这是一个1999年才被正式研究发现的效应。但是这个道理,你早就应该能体会到。我认为这是一个应该写进中小学教科书的道理。
我先给你讲个故事。你听没听说过柠檬汁可以做隐形墨水?这是真的。就是用柠檬汁写在白纸上的字,干了以后就看不见了。然后比如说用电吹风一加热,字迹就能显现出来,这因为柠檬的酸性腐蚀了纸张。
话说1995年,美国有个叫麦克阿瑟·惠勒的中年男子,单枪匹马抢了两家银行 [1]。银行的人没难为他,要钱给钱。电影里一般抢银行的都带个头套,但是惠勒没有采取任何伪装措施,他甚至还对着监控摄像头笑了笑,抢完银行就愉快地回家了。
当天晚上警察就抓住了他,并且出示了监控录像带的证据。惠勒感到很震惊。
惠勒说,不对啊,我已经在脸上抹了柠檬汁啊!
也许他听人说过柠檬汁可以隐形这个知识。但他显然误解了“隐形”的意思。
惠勒的愚蠢后来惊动了康奈尔大学的一位心理学家,叫戴维·邓宁(David Dunning),他就跟自己的研究生贾斯汀·克鲁格(Justin Kruger)搞了一项研究,想看看为什么这种一知半解的人能有这么大的自信心。
他们的发现是,越是一知半解的人,越自信。
这个研究 [2] 非常非常经典,被很多人在不同的领域做过验证。邓宁和克鲁格研究人的两个能力之间的关系。一个是你在某个领域的技能水平,一个是你对这个技能的自我评估的能力 —— 也就是你对自己的水平跟别人相比是个什么位置,有没有一个准确的判断。
比如说,我画画的技能很差,但是因为我知道我画的很差,所以我的第一种技能水平低,但是我的第二种技能还可以。说白了,第二种技能就是你有没有自知之明。这个第二种技能是对认知的认知,借用李笑来爱说的一个心理学名词,这是一个“元认知(metacognition)”能力。
邓宁和克鲁格招募了一批美国的大学生受试者。一方面,他们测量这些人在幽默感、逻辑推理和语法这三个项目上的能力;另一方面,他们测量受试者自己心目中,自己在这三个项目上的能力。测试的成绩受试者的自我评估都用在所有参与者中的百分比表示。比如说60%,意思是你的水平超过在场60%的人。
咱们先看逻辑推理能力的测试。所有人被按照真实能力分成了四组。图中用虚线代表真实水平,实线代表不同水平的受试者自己心目中的自己的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