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正廉洁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古往今来,无数清正廉洁、勤政为民的清官廉吏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崇敬与爱戴,他们的形象深入人心,他们的故事千古流传。无论历史如何变迁,无论时代怎样发展,清正廉洁永远是时代的呼唤,勤政为民永远是百姓的期盼。我们追求清廉、赞颂清廉,廉政教育是党员干部的一门“必修课”,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廉政教育“有滋有味”、见行见效呢?
将思想政治作为廉政教育的“主修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艰险和磨难,但任何困难都没有压垮我们,任何敌人都没能打倒我们,靠的就是千千万万党员的忠诚。要想思想上得到“千锤百炼”,就要始终保持勤奋学习的习惯,只有提高政治品格,才能在任何时刻任何情况下忠于自己的理想信念。
把理论学习作为廉政教育的“必修课”。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逻辑严密的整体,各级组织部门要在廉政教育中引导党员干部把学、思、读、悟结合起来,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上下功夫,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统领工作。
让严以律己成为廉政教育“日常课”。为政之要在于廉洁,廉洁之本在于自律,自律之道在于在于防患未然,廉洁自律是党员干部的基本行为准则、立身之本、处世之道。作为党员干部,要常思贪欲之害,常弃非分之想,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为政之德,常问做人之要,多一份自省,少一份浮躁,做到社会再变信仰不忘,诱惑再大原则不丢。
清正廉洁,是评判党员干部是否尽职尽责,执政为民的基本标尺;是保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让党员干部通过廉政教育真正做到“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对于人民群众的“所盼所愿”努力做到“桩桩有实效”“件件惠民生”“事事暖民心”,不断提升党员干部服务群众、造福群众的能力和水平,让他们成为群众信赖的主心骨和领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