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喜欢王小波≪黄金时代≫里面的一句话,“那年我21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来我才知道,人生就是一个缓慢受捶的过程。”
后来我知道,享受幸福很简单,困难的是,忍受和接受生活中的痛苦和不如意,这是人生绝大多数时间需要做的事。就像你计划了很久的旅行,公司突如其来的加班,让你退掉了机票,与想去很久的地方失之交臂,下次再找机会也确实很难。再比如说高中文理分科,你选择了不喜欢的文科,导致高中三年乃至大学都没有选到喜欢的专业。或者你想去当兵,但是总缺乏一些勇气,也总是听到身边人劝诫的声音,比如你这个选择可能让你丧失的一些东西,随着岁月流逝,再想去做已没有机会。
这些失望,无奈和辛酸,才是人生中遇见的大部分事情,20到30岁之间,确实是一个人的黄金时期,有的人,不断旅行,多去看看,最后成为了一个旅行摄影师,开了个民宿;有的人,考体制,事业编,最后在小城市过得很安稳;而有的人,总是在为过去的事懊悔,既瞧不起公务员,事业编这种薪水不多,条条框框,考验嘴上功夫的工作,又觉得起早贪黑,不断考证的技术岗太辛苦,于是将大把光阴消磨了。
我一直认为,不知道做什么的时候,就去学习吧,不管学点什么,不管这些东西在眼下看来有没有用。只要抱着正确的心态,无论往哪个方向走,都比站在原地,要接近幸福。
这个世界最害怕的就是行动派,就像那句话说的,如果你不喜欢这个国家,就去考公务员,如果你不喜欢这个社会,就努力去改变他,我们最能把握的就是当下的东西。很多人在高中的时候,并不能清楚的知道自己真正喜欢文科还是理科,但是我们能做的,便是努力学好每一门功课,认真了解过后,再谈选择,会大大降低试错成本。
我有一个学姐,在大学的时候跟风选了好就业的财会专业,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对这些一点兴趣都没有,却发现了自己对于程序设计具有浓厚的兴趣,于是她开始自学编程,研究生被保研了管理专业,她一直没有放弃自学编程,最后毕业之后从事了喜欢的行业,在某知名网络公司做程序猿,一年之后,又成功跳槽,薪水翻倍。作为我最佩服的人之一,她的经历让我更加明白了事在人为的道理。
海蒂和爷爷中有一句话“如果有一件事能让你觉得快乐,那就尽管去做,别管别人说什么”,有人20岁就成为了CEO,也有人刚决定离职去考研,每个人的人生都有自己的节奏,人生短短几十载,我们能做的,便是用尽全力盛放,活得尽兴。
每个人都应该把我自己的黄金时代,不断成为自己喜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