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爱情故事,人们不禁想到楚霸王项羽与虞姬,才子司马相如与才女卓文君,唐玄宗李隆基与杨贵妃,他们的爱情故事过程令人艳羡,但结局却引人唏嘘,但还是有一对能够做到善始善终,那就是隋文帝杨坚与独孤皇后独孤伽罗。他们践行了中国历史上罕见的一夫一妻制,共同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开皇之治”。那么独孤皇后为什么能够做到这些呢,是跟她生活的年代和个人性格共同决定的。
一、我是民族大融合的幸运产物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得这一时期中国文化发展也受到了特别的影响。汉族、鲜卑、匈奴等民族开始大融合,再加上佛教的传入、道教的兴起及波斯、希腊文化的羼入,华夏大地出现了空前的文化碰撞;各贵族相互通婚,使得北方游牧民族被汉化。独孤皇后就出生在这一特殊年代,其父独孤信曾任秦州刺史、河内郡公,容貌俊美,曾有了“侧帽风流”的佳话,其母是汉族清河崔氏,也是当时首屈一指的世家大族。因此,独孤皇后身上有一半鲜卑人的血统、一半汉族的血统,可以说是汉化的鲜卑人。她的名字,独孤伽罗,是极富佛教色彩的,用现在的话来说是很时髦、洋气的名字。
就像现在我们倡导东西方文化教育一样,在两种风俗气息熏陶下,夏天穿着丝绸、冬天披着皮草的小伽罗,相比同时代的其他女孩,在认知上略显成熟:受鲜卑遗风的影响,小伽罗从小不必恪守一些立法束缚,可以自由发挥自己的才能;同时又收到母亲汉文化的影响,“雅好读书,识达古今”。从她的名字可以看出,她是信奉佛教的,再加上那个年代的战乱导致的社会不安定,又使得小伽罗的超出少女闺阁的视线,开始关注时势,练就了非一般的胆识和气魄。
这么来说,民族大融合的时代背景造就了小伽罗的特殊品性:她身上既有父系游牧民族的独立英气,又有母系汉文化的雍容典雅,再加上战乱年代磨炼出的勇敢坚韧。这些品性必定影响了她的一生,而嫁给了天子,其影响力会从家庭映射到天下!
从独孤伽罗的成长背景,我感悟到:孩子从小多接触一些文化,势必会提高孩子的认知水平;现在的父母,多带孩子出去走走,见见世面,抑或多学一种语言或才艺,都是提高孩子认知水平的有效方法,能使孩子多一种角度看世界。
二、天下大乱,我心不乱
小伽罗的父亲独孤信和杨坚的父亲是世交,两人又同时是朝廷上拥护西魏皇帝元氏的重臣。少年时代的杨坚,性格沉稳,刚正木讷的外表难掩其心胸里的大志,一样笃信佛教,这些特性很快得到了独孤信的青睐,独孤信毅然将自己的十四岁的小女独孤伽罗许配给杨坚,于是杨家与独孤家结为秦晋之好。大户人家的金童玉女,又有着相同的信仰,这桩婚事可谓是珠联璧合、琴瑟和鸣。
然而,乱世之中,怎么容得贵族世家的小夫妻躲在闺房里笑看世间风云变幻呢?伽罗与杨坚成婚不久,西魏恭帝三年,西魏、北周的实际缔造者、关垄集团的核心凝聚人物宇文泰去世,遗命其侄宇文护辅政,很快鲜卑人宇文家族取代了西魏元氏政权,使得一直拥护元氏的独孤信的性命与地位岌岌可危,最终在与宇文护的争斗中被逼自尽。从此,独孤家族家道中落,这无疑是少妇独孤伽罗心里的重伤。而作为联姻与世交的杨家也难免池鱼之殃:杨坚初入仕途,备受冷眼与猜疑,连续八年原地踏步没有升迁,还时常有性命之忧。面的父亲的离世,家道的衰落,丈夫的不得志,独孤伽罗并没有倒下,而是彰显出了鲜卑女性的勇敢刚毅和汉族名媛的知书达礼:在家作为一个贤内助,积极鼓励丈夫;在外一直保持谦和低调的作风,为丈夫消祸。丈夫更是理解爱妻的苦楚,加倍疼爱她。他们就是在最艰苦的岁月里,相互扶持,并许下“此生绝无异生之子”的海誓山盟。
由于杨氏父子不曾拥护周武帝的叛臣宇文护,周武帝就同意伽罗与杨家的长女杨丽华嫁给了当时的太子宇文赟。后来成为周宣帝的宇文赟凶狠残暴,曾立四位与女儿并位的皇后,并想赐女儿杨丽华皇后自尽。在杨家面临帝王的不测之怒、家族命运悬于千钧之重之时,危急关头,独孤伽罗一展其北方妇女的坚强风慨,毅然闯宫“诣阁陈谢,叩头流血”,使杨后得免于赐死之难而家族得免于株连之厄。但即时暂时保住了姓名,杨家也是朝不保夕。
所幸周宣帝暴死,不到10岁的伽罗的外孙继承皇位,杨坚来辅佐皇位。伽罗和杨坚夫妇似乎已有预谋,大周已去,现在势必是他们的天下了。他们现在也已从青涩懵懂的小夫妻成为满腹智慧的中年夫妇,在过去十几年的惊涛骇浪的政治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政治斗阵经验,当丈夫在犹豫要不要上前走一步时,独孤伽罗 再次打开智囊,向丈夫进言:“大事已然,骑兽之势,必不得下,勉之!”于是杨坚登基,属于他们的大隋王朝拉开了序幕。
独孤伽罗与杨坚能在乱世之中,不离不弃,在政斗中冲破一个又一个的难关,最终打下了他们的天下,除了他们牢不可破的感情基础,还得益于独孤伽罗的胆量和智慧,能鼓励丈夫夺取皇位,无异于一场豪赌,因为一旦失败后果不堪设想,独孤伽罗的胆量由此可见一斑;也可能是独孤伽罗吸取了宇文护的教训,与其做身败名裂的权臣,不如干脆上前一步自己做皇帝,改朝换代,成为一代枭雄,由此可见独孤伽罗很懂得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可以说,没有独孤伽罗就没有历史上的大隋王朝。
三、我愿跟心爱的人一同治理我们的天下
杨坚登基后,成为隋文帝,伽罗自然成为皇后,杨坚四处平反叛乱,结束了中国数百年纷繁割据的局面,天下归一。面对被战乱破坏的经济,夫妇二人励精图治,减农税,开科举。可以说伽罗与杨坚为大隋帝国的青大发展倾注了毕生的精力心智与心血。丈夫上朝,伽罗同撵而行,“政有所失,随则匡正,多有弘益”,二人形影不离。每当丈夫有过失或拿不定主意时,伽罗都会挺身而出,深得丈夫的信任,使得当时的大臣有时都弄不明白这些观点到底是来自隋文帝还是来自独孤皇后。杨坚也不忌讳宫中尊称他们为“二圣”。他们的“二圣”也开了后来的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二圣临朝”的先河。
和武则天不同的是,伽罗虽然干政,但一直都很摆正自己的位置,丝毫没有篡夺权位的意识:一直将天下是为他们夫妻二人的事业,一直跟心爱的人维护着来之不易的大好河山。丈夫宠爱自己,给自己娘家令人艳羡的荣华富贵,但她一直没有让娘家的人干政,她的这一作风很可能影响了后来的“千古第一贤后”长孙皇后;当娘舅家的表兄崔长仁犯了死罪,丈夫给自己留面不杀,伽罗却能大义灭亲。这里都可以看出,独孤伽罗皇后一直把丈夫放在第一位,从不为了自己的私利。
美国学者迈克尔·H·哈特在其所著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将杨坚排在第82位,却丝毫没有提孤独伽罗,我认为独孤伽罗应该与杨坚并行排列在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任务榜单中。
四、是女性的觉醒,还是妒情?
独孤伽罗与杨坚年轻时在乱世中许下了“绝无异生之子”的誓言,在之后数十年中,杨坚也的确遵守诺言,即时当上皇帝也虚设六宫,独孤伽罗与杨坚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一夫一妻制帝后。然而,到了晚年杨坚在还是难以克制人性的弱点,宠幸了仇人尉迟迥的孙女尉迟氏。这样独宠数十年的独孤皇后怎么能受得了,毅然将尉迟氏杀害。有人说她是出于嫉妒,绝不容忍丈夫移情;还有人说,她是怕尉迟氏会因她祖父跟杨坚的恩怨而报私仇,最终还是为丈夫着想。无论两种说法孰是孰非,都可以看出独孤伽罗对感情的追求略带鲜卑女子特有的天真炽烈的气质。最后他们还是从归于好,伽罗提前离开人世,丈夫花了巨大的资金为她送葬、建陵。最终,这对恩爱50多年的夫妻一同葬在关中平原。
有人说,独孤伽罗是历史上较早意识到男女平等、提倡一夫一妻制的觉醒女性,也有人说,她作为国母,母仪天下,应该胸怀广大,不能独霸天子之心和情伤后采用过激手段。我们后人也只能各抒己见,聊以自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