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2025.2.18)雨水。
雨水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不能不说,作为一个北方人,作为一个在黄土高原上摸爬滚打长大的农家孩子,眼瞅着“雨水”一词,不知不觉泪水就从眼角渗出,由不得你,命根子里即如此。
此时太阳运行到黄经330°。时间点在2月18日至20日,也就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
雨水和谷雨、小雪、大雪一样,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雨水逐渐增多,意味着进入气象意义的春天,雨水节气来临,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开始增多,万物开始萌动,由冬来的寒冷向初春的温暖过渡。
在民间,雨水节有三候:
一候水獭祭鱼
獭祭鱼,指的是雨水时节,水獭开始捕鱼了,捕捉到鱼后它们会将捕获的鱼排列在岸边展示,似乎要先祭拜一番后再享用。所以有了“獭祭鱼”之说。
二候飞来鸿雁来
鸿雁来,指的是五天过后,南方天气暖,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候鸟是随着天地阴阳之气的变幻而往来,以适应气候。
三候草木萌动
草木萌动,指的是再过五天,天地间阴阳交泰,出现生机,草木乘此生机,开始萌动,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中,草木将开始抽出嫩芽。大地渐渐开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于农家,农事活动就算开始了。不论南方还是北方,在雨水节气期间,农民们开始种植农作物,因为土壤充足的水分有利于种子生长。
不能不说,汉民族的农历节日是多么地神奇,周边国家是不是也有类似的讲究和节日,更远的国度那就更不用说了。
与雨水节气的古诗词曲少说也有千首,真是令人叹服。
下面就选知名度最高的《春夜喜雨》,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杰作之一。作品以极大的喜悦之情细致地描绘了春雨的特点和成都夜雨的景象,热情地讴歌了来得及时、滋润万物的春雨。诗人运用拟人手法,对春雨的描写,体物精微,细腻生动,绘声绘形。全诗意境淡雅,意蕴清幽,诗境与画境浑然一体,是一首传神入化、别具风韵的咏雨诗。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首先,纠正一个错误概念。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之第2个节气。每年公历2月18-20日交节。降雨多以小雨或毛毛细雨为主,适宜的降水对农作物的生长很重要,它是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进入雨水节气,中国北方地区尚未有春天气息,南方大多数地方则是春意盎然,一幅早春的景象。雨水节气通常出现在公历2月18日至20日之间,标志着降雨开始增多,气温回升,冰雪融化,万物开始萌动。可在早先的好多好多年里,却傻乎乎以为“雨水(节)”只一天。直到现在,许多人还是像笔者一样坚持着旧1的认知。手机错误。
像今年吧,雨水节气一般从公历2月18日或19日开始,持续到3月4日或5日结束。在这个时节,降雨量逐渐增多,气温回升,冰雪融化,南方地区春意盎然,而北方地区则仍带有冬天的寒意。
好啦,赶快回到《春夜喜雨》里来。
以白话译出:
好雨来得很是及时,仿佛知道适应和感知时节,正当春日万物在萌生。“发生”者,不知不觉,甚而神鬼无察。
淡淡悄悄地伴着风在夜间悄悄地下着,滋润万物而轻细无声,它们已经习惯了这样不求回报的默然奉献。
田野小路上笼罩着黑云,只有江上渔船夜火独明。城外的景致越来越暗,天色越来越晚,船火随之一盏盏亮了。
再过一个晚上,到了明日清早,等你遥望那湿湿的红花,繁花点缀了美丽的锦官城——那是一种怎样的喜悦和欣慰。